手机之殇

2018-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易小信
手机之殇

手机之殇

今天中午又看到一个新闻,6月24号,太原一个15岁的孩子因为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回家之后跳楼自杀。这两年讨伐网络游戏的声音越来越大,孩子们自杀的年龄越来越小,类似的消息却越来越多,家长指责学校老师教育不当,社会上的心理砖家说孩子们挫折承受力差,学校和老师战战兢兢……究竟是怎么了?手机是罪魁祸首吗?

还记得几年前,智能手机还没有这么普及的时候,网吧主要是被讨伐的对象。孩子们放学后不直接回家,而是藏身于街头巷尾的网吧。甚至有些孩子连学校都不去,专注上网。 家长们在网吧里找到孩子,一顿训斥,领回家里各种惩罚。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送到所谓的“戒网瘾学校”,酿成悲剧的也大有人在。

看来,造成孩子网络成瘾的,不只是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因为有了手机而玩游戏,把这个罪过归咎于手机,是说不过去的。更不能因为老师收了孩子的手机,孩子出了事情就把责任全部推到老师身上。学校是学习的场所,上课不能玩手机,这是一个常识。那么,孩子是怎么把手机带到学校里的呢?

这个问题要问家长。如果孩子不是通过不当途径得到的手机,他们的手机都是家长买的。在孩子用手机这个事情上,许多家庭并没有很好的约定和计划。更多的家庭是把手机当成是一个种奖励给孩子或者是拗不过孩子的请求、家长的面子等等原因给孩子买了手机,造成了手机成为了一种“来之不易”的稀缺资源。当然,我并不是说,应该或者不应该给孩子买手机。这个牵扯到给孩子提供物质资源的一个原则:孩子需不需要。如果是孩子需要的东西,就买给他,如果不是他需要的东西,就不应该买给他。现在很多学校都实行了作业电子化,需要孩子在手机上完成一部分学习内容。如果孩子有这样的学习需求,给孩子买一部手机或者让孩子用家长的手机都是可以的。关键是,孩子应该怎么用手机?

这个问题应该是家长跟孩子进行约定。孩子每天用多久时间,用来做什么都要讲清楚。很多家庭并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孩子的所有需求都是家长说 了算。家长高兴了,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家长不高兴了,什么都不行。在这样无规则的家庭里,孩子感受不到尊重和接纳,日后只要一接触网络游戏,一定会无法自拔。因为在网络世界里,他不需要受任何人的支配,他有足够的自由。如果他的游戏打的好,他还会获得一批粉丝的尊重。当孩子一旦尝到这种甜头,他会像毒品上瘾一样无可救药,因为他得到了在现实世界里无法满足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的重要程度甚至让他愿意用生命去交换。

每一个孩子来到世界都是天使。然而太多的天使在不懂得孩子的父母那里背折损了翅膀。孩子出现了无法弥补的问题往往只是家庭教育不当积累的结果,某个事情的发生只是这个结果的触发点。而真正造成这些悲剧背后的原因是父母长期的不当的教育方式。愿更多的父母能够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更多的自我成长,让世间少一些这样的悲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