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加缪

2017-03-05  本文已影响17人  白晓寒星
开篇第一句妈妈去世了,真的吓到我了,这加缪成功的拉起了我的注意力。书中以第一人称默尔所展开故事的情节。这本书写作的年代是20世纪30年代。我当时还不知道为什么要以默尔所母亲的葬礼开始,到了后面才知道为什么。在默尔所母亲的葬礼上,默尔所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很淡定与无所谓的态度,他并没有像常人一样哭泣,伤心,难过。他在葬礼上吸烟,喝牛奶咖啡,这些我当时就很好奇,默尔所与母亲关系不好吗?默尔所因为自己没钱供养母亲于是就把她送到了养老院。加缪对默尔所的刻画让我看起来很不舒服,也许是网络小说看多了的缘故吧。在平淡的字里行间,你会发现默尔所就像个宅男一样,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都无所谓,真的是很淡定,一日三餐随便就应付了,工作上勤勤勉勉,遇到去巴黎办事处的机会,无所谓啊,老板让我去我就去啊,这样一个淡然的人物跃然纸上。

读到这里我就纳闷了,这小说情节是什么啊?太平淡了吧!就在全书进行到一半,默尔所不小心开枪杀了一个人,默尔所被抓进去了,此时加缪前面的母亲葬礼上,默尔所无动于衷的表现成为了致命的“证据”。检察官以默尔所送母亲去养老院,葬礼上不伤心,不哭泣为由,认定默尔所是个心肠狠毒的人,是有预谋的杀掉那个人。在法庭上,默尔所就像个局外人,看这他们辩论,而自己却不能辩护,检察官将默尔所平时的表现加入到对错杀这件事中来,又经过放大,认为默尔所就不是个好人,没有生存下去的权利。读到这里我就很不服气了,默尔所是一个对凡事无所谓的人,他平时也没有什么不良的习惯与爱好,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就因为没有在葬礼上表现的和常人一样,在生活中表现得孤僻一点,为什么就要以此认定默尔所要被执行死刑!那些平时表现得和常人一样的罪犯,是不是就会在审判中得到偏袒?
加缪刻画一个悲剧,一个平日里无所谓,有点孤僻的人就因为自己不同于常人,无害的性格,导致了自己被判处死刑,这是对法庭判决 的极大讽刺!正常的,合乎法理的司法程序却带来了默尔所的悲剧。将个人道德加入到对事件的判断中,由此产生了偏见,这样的决策正确吗?就事不就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聪明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优点,对于罪犯来说就是个缺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