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让孩子大气、会分享、融入集体!

2017-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拥抱未来MrZ

孩子有自私、小气的倾向,家长不必过分恐慌,更不要感到束手无策。孩子年幼时不良表现多数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但父母不能一味地忽视。如果发现孩子有自私的倾向,应抓住契机,及时教育。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可教育性强,只要认真对待,方法得当,就会有良好的效果。父母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创造分享的家庭氛围

在这方面,可从孩子最在乎的零食开始。如果孩子独占,家长就要把零食拿过来公平地分给每个人,不能放任不管。

开始之初,孩子有可能会因此大哭大闹或苦苦哀求,但家长绝不能让步,一定要坚持到底。偶尔“旧病复发”也是正常的,只要家长坚持就一定能纠正过来。

2.让孩子学习赠与

学会赠与,成为一个大方的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把旧的物品(玩具、衣物等)捐出来,让他知道:

自己的东西应该拿出来与更需要的人一起分享

想让孩子学会赠与,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可以让他亲自把东西赠与邻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给孤儿院。

在节日里,让孩子向同伴赠送礼物,从中体会愉悦的感受。

对于孩子的赠与行为,父母应正确、及时地给予适当的鼓励。如父母能在孩子有好玩具、好东西而懂得分享时给与及时的肯定、赞许,那孩子就会努力逐渐改掉小气的毛病。

3.不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孩子自私本质:想要的东西太多。所以,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可以适当满足。但对于不合理的或不能及时满足的要求,要学会等待,不能过分迁就。

即使孩子很强硬,家长也要把正确的决定坚持到底,不给孩子留余地。

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心软、妥协,孩子就会错误地认为“世界是围绕着我转”。就会更坚定地把自认为属于“我”的东西牢牢抓在手里,不愿与他人分享。

要让孩子不再小气、自私、父母要有狠心、恒心和耐心及坚持到底的决心。

4.引导孩子懂得体谅他人

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通过一些事情让孩子深刻地明白自私的坏处。比如,可以故意制造一些挫折,让孩子尝一尝“碰钉子”的感受,让他体会自私自利带来的“苦果”。

这时,父母可以再趁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明白自私是不受人欢迎的行为。大家在生活中应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如果太自私了就会交不到朋友。自私的孩子不会受到家长、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喜欢,只有友善和互助的孩子才受到大家的欢迎。

5.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家庭之外,最重要的活动地点就是幼儿园。可以说,幼儿园使孩子唯一的生活集体。

所以,要想改变孩子的自私、小气,可以在集体活动上下功夫。由于在幼儿园里,很多集体活动需要小朋友团结互助、互相合作,所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是克服自私的最好方式。让孩子感受为集体做事情的成就感,让他体会到这种团结互助的快乐,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大方、共享的心态。

与此同时,父母还可以对孩子的实际行动进行指导和支持。比如,让孩子拿一盆家里的花草放到学校,并让孩子关心它的成长。

这样,既美化了教室,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孩子就有了责任心和集体感,自然就会为他人着想。再比如,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孩子体会关爱、帮助他人的愉悦。

这些行为,逐渐就能让孩子感觉到:人不但是家庭中的一员,将来也是社会的一员,要学会与大家友好相处。

6.家长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确实,孩子自私、小气等不良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日常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孩子经常和父母待在一起,每天耳濡目染,必然要受到父母行为举止的影响。

想要让孩子不自私、小气,父母应当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出一个良好的榜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体现出团结分享、互相关心、爱护他人等意识。

特别是要孝敬长辈,让孩子切实地看到父母是如何正确地做人处世的。

长此以往,这种品质和行为就会再现于孩子身上,成功帮助孩子改掉自私自利的行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