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文学》投稿专题大众欣赏,宝贝精选简书精品苑

废柴江湖第6季征文散文组27号:童年的趣事:四妈的那双巧手

2019-05-27  本文已影响2人  guowen春回大地

在我童年的印记里,四妈是个裹过小脚的女人,个子小,身子瘦,走路颤颤巍巍,不借助那根龙头拐杖生根,估计一阵风来就能把她吹倒。一辈子说话象刀子嘴,做事似豆腐心的性格,搁庄子前后大人小孩都知道。

特别是她那双干瘪却灵巧的双手,做鞋挪底子绣花,又快又好看;厨艺面食蒸烙炸更了得,一出锅就香气绕梁;做的酱腌的菜更是堪称一绝。

记得7岁那年深秋,各家各户庄稼田里活都忙罢了,有几个年长的亲戚邻居闲着没事,便聚到四妈家跟四伯打牌。我还没上学,老喜欢跟小伙伴一道跑去凑热闹,还能捞到她炒的瓜子或烙馍吃。尝到甜头了,只要她家有闲人打牌,我听到了动静就去围观蹭吃。有了几次后,引起了四妈的注意。

有一天去,我人还没到屋门口,就被厨房间里忙蒸馍的四妈瞅见了,一把逮住我,给拦在厨房门口,一顿猛训:"小子!怎么老来看打牌?不学好来学坏(赌博)是吧?明天对你爸讲,让他揍你屁股!"

四妈凶巴巴地训完话,转身从灶台的竹编里,伸手抓出两个又圆又大又黄又香的烙馍,拍拍吹吹对搪瓷碗一丢,然后把染有面粉的手往腰间围裙上一搓,赶紧端起搪瓷碗朝我怀一搁,以命令的口吻道:“赶紧端回家吃去!以后大人打牌的时候,别再来掺和了!听见了吗?否则…”

我怯怯生生地望着四妈那张严肃的脸,半天才憋出几句结巴话:"四…妈…晓得了,下次…不来了,别…向我爸告…状好吗?!”

说完,我又用期待的眼光望了四妈一眼,她也知道我最怕我爸,她也知道我是在央求她。看她没有说话,我回过头,端着烙馍就往家跑。

刚跑出二步,四妈后面对我背影喊话了:“慢点,别跑!只要你听话,我就不告状!只要你不来看打牌,我收冬闲了,做绣花棉鞋给你穿呢!"

这些话,其实顺风我听到了,但没有敢停下来答谢她,心里怕被爸发现挨揍,所以撒欢的往家跑。打那次起,真不去看打牌的热闹,学乖了。

四妈的针线活和厨艺,在村庄上也数一数二的,有好多比她年小的母辈们都跟她后面讨教,但不管怎学,还是学不精,超不过她。听我妈说,四妈的手艺都是过去给地主(富农)当丫头,打长工学的练就的。

也就在这年冬天,四妈兑现了她的承诺,给我做了一双虎头棉鞋。我捧在手中才看清,是黑平板绒面子,鞋头两边分别用兰色黄色粉红色丝线绣着,两只对称的“灯笼眼”;中间额头上,刺着个大红色的"王"字;下面绣着一张血盆大口,"皿"字形,嘴里露着四根倒立的牙齿,看上去象老虎要出更。翻过来再看白色的鞋底上,也用针丝线挪出"出门平安"四个彩字,实在标致极了。

我高兴地穿上后,暖和又跟脚,走起路来,动动就想跑,有虎虎生威势。急等过完年三十,屁颠屁颠去门邻拜年辞岁,被小伙伴们看见了,都齐夸好看,还你一我一句问谁给做的?可把他们羡慕死了。我得意地歪着脑袋告诉他们:“我当听话的乖孩子,四妈才做了送给我的!以后你们也要听话,当乖孩子,四妈也会给你们做的!”

“真的?”…

“真的!”…

为了这档子事,我和庄上小伙伴们有了约,也卯上了劲。从此,朦朦胧胧的我和伙伴们开始记事起来。一边听大人的话,不再调皮捣蛋;一边自己也主动跟哥姐后面学数数,练写自已的名字。慢慢的改掉了坏习惯,为了约定,也是为了自己入学打基础。

第二年,我和小伙伴便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上学了。关于做鞋不做鞋的事,四妈心里也是惦着的。上学一个星期后,她亲自为他们每个人量体裁衣,剪了份各自的鞋样,并备了丝线和鞋帮分送给他们的妈(当然也是我四妈的徒弟),要她们给自家的孩子做,以之奖励。

后来,上学学的多了,懂的多了,知道了四妈的好。在四伯走后,堂哥姐们也相继成家,分别搬离老房子。四妈因性格强势,单独住在老房里。我和小伙伴知道四妈走路不易干活不便,经常放学回家结伴去帮她担水劈材,浇屋后菜园里新栽的各类蔬菜秧苗的水。每次干完活,四妈不是给我们拿馍夹香酱,就是给我们拿锅巴夹肉腌菜吃,能吃得我们满嘴巴直流油,鼻孔里能呼出阵阵的酱香和锅巴的香味。

每当看到我们品尝她的手艺,吃得又香又甜又有味的时候,四妈总会坐在小竹椅上,双手扶着拐杖,眯着眼睛看,开心的朝着我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