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2020-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代林_e359

  今天周末,早上带家人到郊外赏花,户外春意盎然、一路欢歌笑语。不过也发生一个小小的意外,身体活动起来一热一冷,回家就开始头痛,中午睡了一会,起来还是不行,本打算要做工作报告也只能延后到周日。报告做不成,就听了一篇音频文章《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面的内容受益匪浅,作者采铜,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在这本书中,作者把晦涩难懂的学术理论,转化成了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回答了普通人应该如何通过自我精进,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困惑扰。书中有六个观点可以借鉴:

第一个观点,是要有“平衡时间观”。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有一个重要的工作,你原本只需要4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完成最后期限是8个小时,你就会自动放慢工作的节奏,填满这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历史学家帕金森曾说过:工作会膨胀,直至占满你所有可用的时间。意思就是如果给一个人安排了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他就会放慢节奏或者增加其他不必要的工作,直到花光所有的时间。如何合理利用好时间呢?

    要培养“平衡时间观”,也就是不把工作和生活混淆,不要赶日子,而是要过日子。要把握生活的节奏感。要把事业和生活相平衡,着眼于长期,专注于当下。在工作的时候,你要认真工作,提高效率,享受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在生活的时候,你要注重生活的细节和品质,该慢生活就要慢下来。

第二个观点,是选择可以被反复修正。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变故,最后让你的初衷偏离现实的轨道。有时,你甚至要重新选择,但重新选择并不意味着全部推倒重来。

反思:如果你现在的职业,无法实现你的梦想和抱负,其实,可以分清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方面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积累各种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又不把这种兴趣当作职业,还是沿着现实的生活轨迹过着平凡的日子,等待机会的出现。

第三个观点,是克服行动上的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时,总是有过度准备的习惯,那么就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比如抱怨、焦虑等,同时还容易得拖延症,一直在准备中,却不曾行动。

所以,首先要克服掉心理的障碍,才能开展下一步行动。同时,你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困难都能通过聪明、智慧解决的,而是要通过反复练习的笨办法,学会解决困难的技能。

其次,如果你克服不了心理的障碍,可以试试把心理成本降下来,比如把拿快递、做家务等一定要做的生活琐事先处理掉,这样可以释放内心积压的空间,让自己保持积极、从容的心态。

最后,你要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要对自己适当宽容一些,人毕竟不是机器,人生是一次不断精进的修行。

第四个观点,是让分离的知识发生关联。

中国的传统教育思维并没有重视对知识的融合,大家已经习惯了把一个大东西分解为小东西,再把小东西细分。

大部分人学习到的知识,就像树上的叶子,每一片叶子都是分散、独立的,虽然它们都和上一级的枝杈连接着,但每一片叶子之间都是不联通的。这种分散、独立的思维的缺点是,忽视了一件事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关系。

而你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一般都是要调动多种知识才能解决的。一旦你的知识面不够广,或者没有掌握好知识融合的能力,你就会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解决问题。

对此,要向学习高手看齐,要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对比它们之间地潜在联系,分析出里面的逻辑。

第五个观点,是学会图像记忆。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思考依赖的是工作性记忆。这种工作性记忆不仅能暂存信息,还能加工信息。比如记住电话号码、记住方向、记住如何使用语法和结构等等。

但是工作性记忆有一个缺点,就是它能同时处理的信息非常少。一旦需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就会导致部分信息被忽略或者遗失,思考问题时就会顾此失彼。

相较之下,一幅图可以包含的信息量就很大,当你在头脑里回忆起某张图时,就会形成视觉表征,借助视觉表征,大脑加工信息的速度很快。所以,你用图像记忆法,可以提高效率。

前几年有一部很火的英剧,叫《神探夏洛克​》,在剧中,福尔摩斯只要一闭眼,伦敦的交通路线、案发现场的细节、人物的形象特征就会在他的大脑里激活,这就是图像记忆法。

而图像记忆的基本原则就是,基于思考内容的本身,自行创造或者设计出与之相配的图形和样式。

第六个观点,是人生需要设计挑战。

人有时需要一些意外的挫折、失败,或者是高难度的挑战来刺激潜能。如果人生过于平顺,就会被圈在舒适区里,一直碌碌无为。

还要不满于现状,主动寻求突破。为此,你可以找高水平的老师做指导,让他为你量身设计学习目标和方法,这样你的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如果没有这种条件,你可以自己做自己的教练,为自己量身打造有难度的学习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