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录推文备稿区亲情、友情、爱情文言明语故事散文征文

卖血记

2022-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克里希那静修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记录读大学时在一次献血活动中认识一个回族女孩的故事。

在这篇《卖血的15岁回族女孩》一文中,主要记载了和回族女孩颜燕因献血相识和交往的故事,文中交代了颜艳隐瞒年龄献血的原因:为了多一点儿零花钱。

可是,并没有介绍我和我的同学去献血的原因,难道真的是为了拯救病人献爱心吗?

个中原因我故意隐而未说。今天忽然想到这件事儿,既然想起,有必要再说上一说。

其实,我和我的同学去献血,与颜艳为了零花钱献血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我和那日同去血站献血的老七,都是农村的孩子,那时的家境自然都很一般。老七有哥哥在读大学,还有弟弟妹妹,平时一直很节俭,吃穿住用都很注意,能省则省。

我家里的条件还好一些,爸爸曾是农电的职工,家里还开了一个米面加工厂,上学的费用爸妈从来不少我的。然而我知道家里曾经贫困,从来不敢乱花钱,每次家里拿给我的费用,都是尽量节约着花,那时还背着父母接济高中的一个小学弟,所以生活费其实还是很紧张的。

我和同寝的老七因为家境差不多吧,平时在一起玩的时间多一些,为了省两毛钱的公交车票,每逢周六周日去市里的书店商场溜达,我们俩都是“架步蹦”,不管多远都走着跑着去,然后再走着跑着回。

1993年前后的时间,很多同学都有一个录音机,听英语、听流行歌曲、听广播,不但流行,而且很酷。

我也想有一部具有收音和录音功能的录音机。

老七家在长春的郊区,知道有很多农民都去长春的血站卖血,有的人以此为生,把自己的血液当作一种牟利的工具。

老七提出去卖血,说100毫升能给60—70元。我心动了,和老七一合计,趁周日不上课,偷偷早起,一起跑着去血站卖血了。

每个人好像献了200CC,或者400CC,我有些记不清了。我买的录音机价格还记得,是168元。如果当时卖的是200CC,应该是添了钱,如果卖的是400CC,还有一些结余。

这次卖血,是有生以来我靠自己的身体赚得的最多的一次钱。

在读初中的暑假期间,我曾做过勤工俭学,靠自己的辛苦也曾获得过一些收入,如收花生瘪子,最多的时候一次也挣过三四十元。这样的经历,我也曾写文章介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我的劳动经历》一文)

然而,对于那些胳膊上满是针眼儿的或者面黄肌瘦,或者呲着一口抽烟造成的大黄牙的专业卖血的二流子、懒蛋子,除了同情,我也有些作呕,当然不肯和他们为伍,也怕同学们知道,所以,这一直是我和老七两个人的秘密,也是我在介绍那个卖血的回族女孩时不想说自己卖血也是为了换钱的原因,而用“献血”两个字技术处理了一下。

今天,无意间又想起这件事儿,我想这是潜意识让我真实面对过去的自己。现在想来,卖血的初发心的确是为了换个百八十元,但客观上也真正的做了善事儿,在那个还不流行无偿献血的年代,这个举动真的在救死扶伤,然而那时候却没有感到特别的荣耀。

此后,我又有过几次献血的经历。

1995年为挽救得了白血病的侄子,亲眼看到自己的血液注入心爱的侄儿体内;参加工作后,多次参加单位集体组织的献血,自己也在医疗卫生部门的宣传鼓动下用血液献过爱心。

这些献血,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偿,献血证上记载了荣耀,我敢于挺起胸膛,而且有满满的自豪感了。

今天,重提第一次卖血的经历,我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爱慕虚荣和自卑,而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的默默的承担。

我想说:我卖过血,不磕碜!

最后,分享一张我的大学生活费用记账单,你看到了什么?

上个世纪90年代我的生活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