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目二-27-教师心理

2022-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禾戈君

一、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1、教师的认知特征

2、教师的情感品质

包括教师的爱,教师的期待。其中教师的期待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有重要作用,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3、教师的意志品质

4、教师的人格品质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5、教师的能力

二、教师专业成长

1、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1)课时计划的差异

专家型教师的课前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新手型教师的课前计划:依赖课程目标,不会随课堂情景的变化而修改课前计划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

②吸引学生注意力

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整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

③教材的呈现

专家型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则不能

④课堂练习

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做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他当做必经的步骤

⑤家庭作业的检查

专家型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

⑥教学策略的运用

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新教师缺乏或不会运用教学策略

(3)课后评价的差异

专家型教师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而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2、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历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2)关注情境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如“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等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3、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育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2)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

(3)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

(4)反思教学经验

布鲁巴奇等人于1994年提出四种反思方法:①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③交流讨论④行动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