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想法简友广场

带孩子注意这个细节,否则孩子就变成自私自利

2020-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扬帆起航66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碰疼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疼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

   

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大人可能会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疼,这有什么,我没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有时候,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的感情绝不逊色于她对同胞姐姐的感情。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疼的事会常常发生,我的孩子当然也一样。我们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不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心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会吓着孩子,除了皮肉疼,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同时我们还教给她善待“对方”。假如小板凳碰疼她了,我们绝不会去打小板凳。而是赶快轻轻地亲亲她的疼处,安慰她“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等她状况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疼,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蛋,反而使其成为分担痛苦的朋友,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孩子去给小板凳揉疼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疼,情绪很快好转。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当“给小板凳揉揉疼”成为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时,他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从生活中能获得的,也正是这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