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文800字点赞小生活会员专题

少室行吟,石上千秋与胸中家国——《少室山游记》

2025-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豫D双人舞

暮色漫过山脊时,我正站在少室山脚下。石阶像一条蜿蜒的银链,隐入苍翠的云雾中,青苔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山风裹挟着松针的清香拂过耳畔,仿佛在轻声催促:“快些,去探寻山中的秘密。”

循着石阶上行,转过几处山坳,少林寺的红墙终于在层林尽染处若隐若现。推开斑驳的寺门,千年古刹的气息扑面而来——晨钟暮鼓的余韵、檀香萦绕的静谧、碑林石刻的沧桑。武僧们在演武场上演练拳法,棍影如游龙,风声呼啸,扬起满地金黄的银杏叶。指尖抚过“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上遒劲的字迹,恍惚间,十三棍僧救唐王的金戈铁马之声穿透时空,在耳畔轰然作响。大雄宝殿内,诵经声低沉悠远,与檐角铜铃的清响交织,仿佛一双温柔的手,抚平了尘世的浮躁。

离开少林寺,沿着山道继续攀登,陡峭的坡度让人步履沉重。忽然,一道赭红色的岩壁横亘眼前——书册崖到了。千万层岩石层层叠叠,如同被巨人随意翻开的万卷天书,褶皱间沉淀着18亿年的地质变迁。伸手触摸,粗糙的岩层上布满岁月的纹路,山风掠过,似有远古的低语在耳畔回响。俯身细看,岩石缝隙中倔强生长的青松,让我不禁想起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磨难中挺立的脊梁。

穿过书册崖,登上三皇寨。云雾在脚下翻涌,如临仙境。栈道凌空飞架,一侧是刀削斧劈般的悬崖,一侧是苍翠欲滴的山林。俯瞰山谷间蜿蜒的溪流,如同大地的血脉;远眺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中,依稀可见山下的村落炊烟袅袅。这一刻,天地的壮阔与生命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

行至初祖庵,古朴的建筑静静伫立在山巅。相传这里是达摩祖师面壁九年的地方,殿内斑驳的壁画讲述着禅宗的起源与传承。抚摸着宋代石柱上精美的雕刻,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僧人们在此修行的宁静与执着。这份跨越时空的坚守,恰似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

夕阳西下,余晖为少室山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回望来时路,少林寺的钟声、书册崖的沧桑、三皇寨的壮美、初祖庵的静谧,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少室山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朝代的更迭、文化的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当我们漫步山间,触摸的不仅是岩石与古树,更是五千年文明的脉搏。这份对山河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终将汇聚成澎湃的家国情怀,流淌在每个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


陋文缘起: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作文练习是写作游记,批阅学生习作,实在着急,故作此篇,以践行课堂作文指导皆为事实。游记写作自然要围绕所至、所见、所感来行文。所至,就需让游踪清晰明了,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标志;所见,要抓住景物特征,多感官多角度多手法的细致描绘,突出画面感;所感,就要突出由景物所触发的真情实感,由小至大,由个人得失之喜怒哀乐,到家国之大爱情怀。

感叹至深:但凡认真执行要求,虽属有待进步之学生,只要抓住游踪,写成流水账,也能完成写作基本任务——篇幅达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