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磕学

社群运营之神偷篇

2021-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阿磕

之前说了这么多关于社群运营的好处和技术,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社群学习中的八卦吧。

现在互联网上想做社群运营的人越来越多,谁都讲想借着疫情时,大家都在家躲着,无法参与线下活动的这段时间争,取到那一部分线上的资源红利。于是,各种线上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相应的各类线上学习社区也纷纷组建。

可是,有的人就是没有做过社群运营,不知道社群应该怎么玩。要从头学的话,又怕错过了这个时间段。于是,就会主动加入其他相对成熟的社群去“学习”。

这里的“学习”可不是指对社群提供的知识进行学习,最主要的是来“学习”套路。说好听点叫学习,说难听点就是偷,见到好的就想要,完全不顾别人的版权和成本,也不管自己的能力和脸面。

归纳起来,在社群学习里可以被偷的东西一般是三类。

【偷技术】

别的社群里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整理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来者莫不作声,简单的粘贴复制,做成了所谓的“模板”,换个抬头,摇身一变,就成了自己的创作。

要知道运营这个东西,现在国家已经是有资格认证的,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专业技能,不是随便拿个工具过去就一定会用的。纯技术的东西,不理解它的底层逻辑,只会把自己搞乱搞烦搞崩溃。

学习这个东西,哪怕是偷学也要下功夫去练,下功夫去琢磨,然后才能在别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风格,形成个性化的产品。这才有可能成为竞争力。

就像你没学过物理拿过来相对论的公式,你看得懂那是啥吗?这样的偷其实是没有效率和效果的。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只是看你怎么把这个事儿说的更新鲜。换个抬头不算新鲜,无非就是青椒蛋炒饭和肉丝蛋炒饭的区别,怎么也到不了黄金蛋炒饭的境界。

【偷人脉】

现在进入学习社群,群公告一般都会提醒大家,不要私自拉人和随意投放广告,一经发现踢出本群。

可是,有些人就是为了销售丧心病狂。随便什么群都加入进去,然后就不停地发广告,不停地对群里每一个人加好友。

给自己的说词是“成年人要脸面干什么?能赚钱就行了呀!”

可是,真的能赚钱吗?

好不容易进了一个群,不跟群里的人好好的相处,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就简单的胡乱操作引起所有人的反感,在任何的地方看到你这个头像,就产生了本能想躲的欲望。

连客户都没有的人,怎么去做销售?

销售的基础是信任,而信任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获得的宝贵资源。就这么进个群,草率的把自己可能获得的资源轻易地浪费掉,要不要脸面姑且不说,这是图个啥?

人脉是需要积累的,个人IP是需要自己不断打造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长期维护的。投入多少成本,才会有多少的回报。

【偷成果】

刚才说的两种都是外部入侵。其实更可怕的偷,来自内部。

在一个大型的学习社群里,要维护一个几百号人的群,难度非常的大。所以当人数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分群、分班、分组。

人有良莠不齐,班有优劣好坏,总会因为投入度不同和方法的匹配问题,最后得出不同的结果。于是,内部竞争就摆上了台面。

或是表面一团和气“向你学习”,顺便问一下“资源能否共享?”,明着就把对方的劳动成果,照葫芦画瓢的搬走。这个可以对标偷技术。

或是暗箱操作,在考核指标的基数上动手脚,把面子撑足,把成绩“做”漂亮,然后通过这漂亮的成绩去赢得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荣耀,非但偷别人的,而且还骗了自己。这个可以对标偷人脉。

甚至还有可能在别的班别的组安插自己的内线,帮着自己窃取一些不曾掌握的信息或技术,顺便做一些小手脚,让对方的成绩看起来并不那么的漂亮。这个就是真正的偷成果了。

不管他偷了什么,都是为了自己,至于社群内的学员是否真正学到了想要学习的内容,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把学习社群变成竞争职场,把良好的学习氛围变为充满不公的社会实践。就像刚刚结束的2020东京奥运会流传的一句话,“你要想获得公平就去参加奥运会,你要想获得绝对的公平就不要去参加奥运会。”

郭德纲也说:“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冤枉你的人比你自己还知道你有多冤枉。”

不是因为我成功了,你才没饭吃,而是哪怕没有我,你依然会饿死。还是郭德纲的话:“你就不是干这个的。”

心心念念自己的优良战绩,并且只是为了成绩而成绩,去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能耐打拼,不要在线上学习型社群里误人子弟,损阴德呀。

【偷个空】

虽然这篇八卦写的是神偷,其实能偷走的只是有形的内容,真正支撑这个有形背后的,是无形的神。其实是想说,神怎么偷?

1986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过一部电影叫《神鞭》。讲的是清末时,一个叫傻二的小伙子,把脑袋后面的长辫子,练成了一件武器,打遍江湖无敌手。

后来,参加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打仗的时候,被子弹打断了辫子,从此退隐江湖。仇家找上门儿来寻仇,他带着媳妇儿跑了。

几年后,他回来找到他的仇家,两把盒子枪在手,指哪儿打哪儿,百步穿杨。掀开头巾的他,顶着个大光头,对着仇家说了一句话:“鞭没了,神还在。”转身上马,扬长而去,那才是真正一骑绝尘的神。

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教出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师傅都不愿意倾囊相授,于是失传的绝学越来越多。

可是,凭啥教完徒弟,师傅就没饭吃了?因为师傅没有在学习,没有进步,永远停留在可以传授的那些技能上面,绝招都不舍得使,别说教了,可能时间长了,自己都忘了。

细细一想,时代一直在发展,不管这个师傅教没教徒弟,他赶不上的话,早晚得饿死。

连自己的能耐如果不进步,都会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的话,那些来偷的人,偷走的那些自己完全不会使用的工具、那些被自己虚耗的可能性人脉、那些用表面浮华堆砌的假设性成绩后,真的能够和他们想的那样飞黄腾达,一步登天吗?

剽窃是被世人最不耻的行为之一,连素来敢说实话的张宏文,都没躲过被人扒“抄袭”黑历史的“罪行”,那些理直气壮在偷的人,可真得为自己担点心了。

而作为原创者,最不担心的就是版权问题。你可以借、可以抄、可以偷,甚至可以抢,那只不过是原创者的想法形成的其中一个产品而已。

如果说这个原创者,靠自己的思想只是停留在这一个产品上,人生会变得很无趣呀。

偷来偷去偷个空。以为自己得到了一件宝贝,铺天盖地的用它来打自己的品牌。转过身再一看,哎呀,人家早就迭代了,而且那速度,偷都偷不过来。

想想那些囤的书和课,你就知道,哪怕是好学的人,精力也是有限的呀。

靠偷只是一时的事,谁不是要活一辈子呢?哪能偷个没完没了呀。就算这偷的能耐到了极致,江湖上管你叫神偷,大名还是叫——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