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打开人生终极财富【幸福财富值】的钥匙——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用了一周看完《幸福的方法》,一本有些颠覆认知的书,这是一年多以前听到樊登老师分享,受触动所以买来打算看的书。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仔细看了两遍,越发觉得早看早受益。当你觉得被现实压力和焦虑扼住咽喉,无法喘息的时候,把刷手机的时间用来读一本这种触及心灵的书,或许就会释放不少。

本书是能帮助你了解幸福真相,帮助你留意幸福、抓住幸福、提升幸福财富值的一本综合了理论与实践的练习册,需要我们边反思边行动。首先要端正观念,幸福是一个高于任何目标的总目标,是人生的终极财富,是衡量生命的最高标准,反而不是我们如今日益追求的财富与声望。
现在的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成功与快乐是相互对立的,007、996都是为了物质财富,然而,金钱只能成为外人眼里的成功,钱与快乐并不成正比,或者说得到的快乐是极其短暂的,因为赚钱的背后是严重的车贷、房贷、生娃育儿等刚性支出压力。许多人为了承受住这些压力,对待身体的警报也是得过且过,等到最后体力不支的时候,却时候晚矣,近些年熬夜猝死的消息是层出不穷,还有抑郁症焦虑症等频发造成的情感危机。
警惕:在我们不断累计物质财富的时候,我们的终极财富却面临破产的危机,国家正经历幸福“大萧条”时代。
为此,读这本书的开头就掰正我们对财富的固有观念,正确认知是——人生终极财富是幸福,钱财或声望只是获取终极财富的手段而已。财富只是帮助人们增加幸福感的一种工具,真正带来幸福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积极情绪、投入感、目标与意义等。
与财富的相同点是幸福没有最高级,所以我们不要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与财富不同的是幸福可以无限比较下去,越比越快乐,而财富却是越比较越痛苦。财富只是幸福的一个附属品,表现幸福的一种手段,正是因为幸福没办法量化,才造成了如今的幸福都变成了用具体的财富值去比较。
幸福这么神秘而且有价值,那么,问题是我们怎么样获得幸福,或者说提高幸福财富值呢?
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知道什么是幸福,如何定义幸福?
一个公式告诉你答案:幸福=快乐+有意义
快乐是当下的,意义是未来的,这也就告诉我们想要幸福得既追求当下的快乐,又追求未来的意义。
而我目前在坚持的读书、跑步、瑜伽健身、理财等都是当下快乐,未来有意义的,所以做的都是幸福的事,原来幸福起来可以这么容易~我还想要学习的是烹饪、跳舞等等也是可以让我的幸福升级的。幸福无上限,我们可以自己握住“幸福力钥匙”打开幸福灯塔的锁链,一层层往上爬呀!
知道了幸福的定义,那么就得解决根本性问题了——如何增强幸福感呢?
整本书总结下来有10个途径,我们可以一个个去尝试,逐步去拓宽幸福的边界——
①多尝试,汲取经验,关注内在感受,适当停停走走。
发问才会有答案,我们只有开始质疑自己,才会去探索和征服自己。所以我们需要适时暂停忙碌的脚步,去复盘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针对经验获取教训,再做出改变。
②增加想要做的事并减少不得不做的事。
只有内心想做的事情是源于自我和谐的目标,才能带来意义给幸福。
不得不做的事情和想要做的事情的比例可以决定你的幸福感,甚至可以决定你早上起床和夜间入睡前的心态。
③事业/学习:把工作视为一种特权,而不是责任,进入心流体验。
可以看一看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传奇。
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任务、职业和使命感。稻盛和夫就是在无趣无望的陶瓷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化平凡为非凡呀!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可能工作没有特别要求,你可能会吐槽工作的乏味与重复,我们还是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明确的目标,在平凡中寻求挑战,获取心流体验。
不仅仅在工作中可以争取心流体验,在学习中倾情投入,也可以进入全神贯注的心流体验,如此不但感到更幸福,也可以学到更多东西。
④爱情:亲密关系之间学会分享,进行双方深刻的自我探索是保持爱情和热情的必要条件,必须打开心灵,相互分享最深刻的需求和恐惧,最后还可以设计一张爱情地图,针对伴侣的世界进行探索,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亲密关系的价值、热情、想法以及期望。
通过对彼此的了解加深两人的亲密关系,做一些对双方都有意义并且快乐的事,这样的爱的旅程会让我们坚定信心,并且创造出充满爱的幸福空间。
说到两性相处,专攻两性问题的心理学家伊莱恩·哈特菲尔德说:
“人们在两性关系中既不喜欢占便宜,也不愿意吃亏。只有当双方都觉得感情公平时,才会比较满足,关系也比较容易维持下去。在这里,平衡点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用终极财富‘幸福’来衡量的。”
美满姻缘不是找到所谓“合适的人”,而是用心经营一段亲密关系。人们总以为找到“真命天子”或者“真命天女”就能永远幸福了,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完全适合你的人,只有你能不能用心经营好的亲密关系。“对的人”是那个开始看起来并不特别,但是通过理解和磨合,让双方不断成长,让你觉得这份感情越来越棒,让你的信心越来越坚定的那个人。
⑤帮助别人越多越开心,这是在种善意的种子。
为别人带来幸福,也是在给自己带来意义和快乐,自助和助人是分不开的:帮助别人越多会越开心;自己越开心越容易帮助别人。
⑥找到并记录自己的“幸福催化剂”。
“幸福催化剂”也就是能带来幸福连锁反应的小事,比如酣畅淋漓的运动、沉浸式阅读、寻找意义时做义工……这样的小确幸可能只需要我们付出几个小时,但做这些小事带来的满足和启发,会影响我们生活里的其他方面,就像在角落里点一支蜡烛,便能照亮整个屋子。
突然让我想到了成功从商界转向教育界的润宇老师……
⑦追求有意义并快乐的事。
⑧全然接纳自己。
幸福的生活需要内在价值观的支撑,内在价值感是一种接受的态度,一种接受幸福的态度。每个人的人生是自己过出来的,你得先接纳自己,别人才可能接纳你。
⑨想象自己已经年岁过百,会做什么,珍惜什么,然后付诸行动。
马克•吐温说过这样一句富有深度和韵味的话:如果我们能在80岁的时候出生,然后慢慢走向18岁,那生活将会幸福无比。
想一想,说的多么精辟呀!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拥有的很多,却还想要拥有更多,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一直在失去:失去青春美貌、失去健康、失去家人……这些都是在一点点失去的,年轻时学会给人生做加法,随着年龄增加就要学着给人生做减法呀!
唯一可能越来越多的就是金钱,然而配置不当(比如没有配置保险),但有钱又如何?金钱终究是买不了健康的,没有健康何来幸福呢?
一本书或者一位老师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一件我们知道的事,最终我们的进步、成长和幸福却都来自于我们认识自己以及向自己提问的能力。
⑩给人生做减法,简化生活,成为生活的鉴赏家。
在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怎样才能多享受一下生活呢?答案是简化生活,让自己减速,做生活鉴赏家,用时间去鉴赏生活。
简单即幸福,时间上的充裕比物质上的富裕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可以搭配重要紧急四象限,对生活进行排序,选择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放弃一些琐碎无用的事,做的少不代表做的不好。
“内卷”严重,不仅表现在工作中,更扩展至学生的学业压力上,学习成为一种负累。焦虑把我们压的喘不过气,很多抑郁患者有轻生想法,身处医院的我也是看到上至五六十岁已经退休的长辈,下至十多岁还没成年的弟弟妹妹都来医院咨询过焦虑症抑郁症的问题。
我也在这个适当的年龄阶段没有跟上婚姻的正点班车,自己误点了,也同样在焦虑,还有更多的人在为钱、为房、为容貌、为成绩而焦虑,就像书中讲的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普遍提升,却越来越忽略幸福的价值,国人更应该将日益增多的财富投资于提升幸福感方面,而不应该仅仅关注在GDP增长这一个指标上面。
这是需要不时翻翻回顾并找寻自我的好书,尤其是里面的实践练习,更是需要我们有计划地每日复盘或者每周每月复盘的时候下意识地去做的题目,后续我在自己的复盘中也会把合适的复盘项目加进来,努力给自己的幸福加分!
你的幸福你做主,不要问别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一本读懂颠倒你的三观的好书,读她,读懂她,你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