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8
ZCY0038一玉欣 2021年5月28日 第15次打卡1483字
如何让对方不感动压力,畅所欲言
沟通的目的,在于坦诚地交流观点。但有些时候,人们因为担心、害怕、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某公司的老板,给员工开会,让员工指出他最近工作中的失误。但员工们担心实话实说会得罪老板,以后被穿小鞋,所以大家都不敢说实话。
在类似这种棘手的对话中,稍有不慎就会让对方感到压力。而这种压力之下的对话,会大大降低沟通效率。
那么如何让对方不感到压力,乐意说出自己的观点呢?
第一点,如何判断对方已经在对话中感受到压力了。
第二点,运用三个技巧,让对方不再感到压力,愿意坦诚交流。
第三点,在具体案例中如何使用这三个技巧。
一、首先,如何判断对方已经在对话中感受到压力了
通过关注对话的内容和参与者的反应来判断对方是否在对话中感到压力。对话内容方面,如出现沉默或者语言暴力时,就说明对方感到压力了。
沉默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沉默是掩饰,包括甜言蜜语、文字游戏或者冷嘲热讽。
第二种沉默是逃避,故意避开敏感话题。
第三种沉默是退缩,彻底退出对话。
言语暴力也有三种,分别是控制、贴标签和语言攻击。
控制是指对方强迫你按照他的思路考虑问题,接受他的观点,搞一言堂;贴标签是指对方给你个人或者你的观点加上标签,以此来贬低你。
当对话内容出现掩饰、逃避、退缩这三种沉默,或者控制、帖标签、攻击这三种语言暴力的时候,你就能判断出,对方已经感到对话的压力了。
除了对话内容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在对话时提高嗓门,表情紧张,情绪激动,甚至浑身颤抖,都说明对方压力很大。在对话中,如果对方感到压力,那么他就不会敞开心扉,和我们坦诚地交流。所以这时,我们一定要暂停对话,想办法消除对方的压力,让对方畅所欲言。
二、用三个技巧,让对方不再感受到压力
一般来说,对话变得不安全主要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没有共同目的。比如你想让同事干好自己的活,但同事想把活都推给你。
第二种,是缺乏尊重。比如,老板训斥员工是小学生。
针对这两个原因,你可以用道歉、对比说明、创建共同目的这三个技巧,让对话重回安全氛围。首先,道歉,一般用于你伤害了对方的情况下。这不仅是为了缓和气氛,减轻对方的心理压力,也是提醒自己关注真正沟通的真正目的:你是为了交流观点,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伤害对方。
道歉后,你要观察对方是不是愿意和你坦诚交流了。如果对方仍然处于压力之中,你就要使用更加高级一点的技巧,叫“对比说明法”。对比说明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否定,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或者有不轨企图的想法;第二部分,肯定,确认你对他很尊重,并明确自己的真实目的。
比如,你可以和不想干活的同事这样说:“我并不是想刁难你,或者让你多干活,相反,我觉得你这个人还不错,很乐意和你继续合作。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各自做好分内的事,互相配合着把工作做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对比法时,仍然要注意坚持自己的真正目的。毕竟我们沟通的本质,是交流观点,而不是无原则的让步。
对比法一般用于沟通双方存在误会的情况下,但有时双方陷入争论,并没有误会,只是单纯的目的不同,那怎么办呢?
这时,你就可以使用第三步,创建共同目的。创建共同目的,就是把对方看成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也是有目的,有利益,有价值的,你要从他的角度看他的目的、利益和价值,并且找到共同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并不是绝对、最好和唯一正确的,要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妥协,要找到共同目的,让对方也满意,这样才能让对话进行下去,实现双赢。 要从自己的角度和对方的角度,找到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这种情况下,对方不会再感到心理压力,也会更容易说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