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伯正曜古传诗经

7种姓氏子弟想要赚钱易如反掌 可惜他们不知道

2020-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宗伯正曜

中华礼仪起源于姬姓家礼

本文正式题目《勉七姓子弟书:姬、孔、孟、宗、诸葛、姚、陈》

image

中华自古以来被称作礼仪之邦,礼仪的源头就是周朝王室,目前所知的古代礼仪全部源自周朝王室礼仪,俗称周礼。因此中华礼仪原则上来讲就是姬姓一族的家礼。

秦朝焚书坑儒之后,王室大宗伯一脉儒者大多被杀害,大宗伯逃亡到民间,传显宗、隐宗二支。唐朝时期显宗湮灭,惟独剩下隐宗一脉流传至今,已经超过了2300年了。现代学者大多误以为礼仪属于从古至今渐渐形成的公认礼节和仪式,其实不然。

女娲氏首创礼仪,延续到周朝之后,姬氏先祖持续完善各种礼仪,并且由周公撰写《周礼》一书,建立王室官学教授礼仪,所有姬姓族人都必须学习家礼。家礼又叫作士隐礼,如屋缚礼、跣跗礼(读音显夫礼)等等,许多后世学者属于庶族,不懂士族礼仪,因而错解史书典故。

image

一个例子

现在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些不知礼仪的错误解释:

例如神医扁鹊访见赵王的时候,赵王立刻“跣而趋出门”,后世学者解释为“赵王来不及穿上鞋,急切地跑到门外迎接扁鹊,形容赵王急于见到扁鹊的迫切心情。”这种似是而非的解释属于对古代知识还没有入门,对古代文化精髓似通非通,不谙古礼。作为君主即使再急切也不差这一分钟。

准确的说法,这里指赵王使用“跣跗礼和虎步趋礼”站在门口外边迎接扁鹊,现在日本韩国还实行进门脱鞋的礼仪,英美贵族家庭进门要换鞋等等,都是源自我们中华民族的跣跗礼。

它的含义指赵王使用士隐礼对待扁鹊,扁鹊是辟雍(姬姓族学,所有姬姓子弟从小都被送入学习礼仪,被后世解释为王庭学校)负责教医术的老师,职位上士。按照礼仪,赵王是扁鹊的学生,因而用跣跗礼和拜见尊长的虎步趋礼来迎接老师扁鹊,表示对师长的尊重,但是只出门之后站在门外,表示这里不是正式朝见的宫殿,因此不用降阶(指下门阶)相迎,在内殿里按照家礼平等的和扁鹊交谈。

然而,可以不穿鞋但是必须穿袜子,不穿袜子就是严重失礼,属于那些蛮夷之人的劣行。例如在日本古代,贫穷的武士穿不起袜子,只好用破布包着脚,即使这样也不能赤足穿木屐,尤其不能露出脚背,就是保持着一种最基本的士族尊严。

该历史记载于《说苑·辨物》: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

image

渊源简述

在上古时候,七大姓氏当中有六个都出自姬姓:

1、先师孔子,周朝王族,姬姓,被清朝皇帝篡改为子姓;

2、孟子,周朝王族,鲁桓公之后,姬姓;

3、宗氏,周朝王族,姬姓,宗伯氏,因职位大宗伯而按照官职称氏,第一位大宗伯即鲧,帝禹的父亲,古文写作崇伯鲧。

4、诸葛氏,周朝大司马一脉,姬姓,先师诸葛孔明先生的族裔;

5、姚氏,周朝大宗伯一脉,姬姓,兆人后裔;

6、陈氏,我本桐城姚氏之后,清帝赐姓金匮陈氏,六岁时与宗伯牖中先生在山东济南定下师弟之盟,按照古礼改称宗伯氏。

在我看来,这七大姓氏都是我的族人,因此写下这封信,请各位族老、长者多多批评指正。

关于先师孔子姬姓等历史著述可以查阅《诗经》、《论语》等先秦古籍,这其中都有隐晦记载,或者以后收听我慢慢讲解先秦古史。

image

赚钱还是求学

现在国家正值艰危之际,所有七姓子弟应该利用这次封闭的时间趁机好好学习祖先的经典书籍。严格自我约束,把坏事变成好事。先师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所有七姓子弟都负有传承中华精髓文化的使命,不要心有旁骛,不要因俗世的名利所迷惑。如果将来有机会,可向我学习姬姓列祖列宗有关秦朝之前的古儒学经典,如《诗》、《书》、《礼》等,是姬姓祖先代代传承的古儒学秘术,要用它赚钱易如反掌。

古儒学并不排斥赚钱,甚至鼓励家族子弟们勤劳致富,学习古儒学能致富,一些了不起的大商人都是古代儒士,近代也有这样的人物,不信可查阅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的有关介绍。

现在节选先师孔明先生的两封家书送给所有七姓子弟: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本文作者宗伯正曜,宗伯学(古儒学)弟子,老师:鲁姬丘子(孔子),诸葛孔明(卧农先生),宗伯牖中先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