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次!打次!文章也有节奏~

2020-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试错TryError

一篇优秀的故事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曲,都有属于内容的「节奏」,或快或慢,或高或低······

乐师用音阶、音符或音节来控制歌曲节奏,而写作者则可以用语态、动词、断句或概念化等方法控制文章节奏

01 语态

语态,是学习控制「故事节奏」方式之一。在中文写作中,我们常常用主动语态进行写作,因为主动语态会给让更强的沉浸感与参与感,但有些时候,被动语态会更有效,比如当要表现出人物被施于动作,显示出突如其来之感时。

张三重重地把我推向墙角。→我被重重地撂向墙角。

一个人从我背后袭击了我。→我被人从身后袭击一下。

02 动词

一个粗糙的动词给读者一个总体印象,而一个具体的动词却能在读者的脑海里留下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在生活口语中,「做」「走」「吃」等概括性动词常常出现在日常交流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实时状态告诉其他人,不需要太精确。

但在故事中,对于细节描写,把这些概括性动词换为具体动词会让人物更具生命力。比如

一位服务生听到我的招呼声后,走过来。→一位服务生听到我的招呼声后,疾步走来。

03 断句

其次,「断句」就像一把万能锁一样,它帮写作者理清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也让读者更容易阅读。

小河缓缓流淌。它看起来有点慵懒。水面很平静。小鸟懒懒散散地在上方盘旋。乔恩的船向前划行。

→小河有点慵懒地缓缓流淌,水面很平静。随着乔恩的船向前划行,小鸟在他的上方盘旋。

04 概念化

一说到概念化,我们就会想到「比喻」。在写作中,「比喻」是最有效地传递晦涩知识的方式,比如形容一种温暖舒适感时。

那感觉就像是在冷冽的冬日,推开窗户,恰好有一缕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温柔得像是埋在小奶猫身上。

或者形容一种爱情:

爱情就像一台自动售货机?这个比喻还不错。你讲将一枚硬币塞进去,将控制杆按到底,然后售货机便有了一阵机械运动,最后你得到了一小块糖。你朝脏兮兮的镜子皱了皱眉,正了正帽子,一把抓起你的雨伞,径直离开,装出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电影编剧Claude Estee

总结一下,在写作中,语态、动词、断句与概念化是四种常见的断句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用视角转化、时间线转化、从简述到详述等方式进行断句。

最后,欣赏一段摘自于简·奥斯汀《劝导》中的句子。

可是安妮却百感交集,不过其中最令人欣慰的是这次会见是最短暂的,这件事的确是一闪就过去了。这件事的确一闪就过去了。查尔斯来通知后不到两分钟,其他人就来了。她们当时正在客厅内。安妮的眼神与上校只接触了一下。他鞠了一下躬,他言谈十分得体。他还对两位莫斯格罗夫小姐说了几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随便。客厅内显得异常热闹,又是人又是说话声,但几分钟就消失了。——简·奥斯汀《Persuasion》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