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写作”实践16:突击写大稿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游记

加班,写稿。

因为要写大稿,所以今天翻看了最近国报和省报的文章,受益良多。

这样一种临阵磨枪的做法,暴露了两点:

1、没有学习,只有临时的突击,没有知识的积累

2、没有观点,只有写法的锻炼,没有思考和提升


看了国社写江西工业发展的文章,虽然也是一堆材料,但是还是觉得文章很活,有些启发。

1、高度的概括,形象活泼。“四不像”

2、用数据说话,强烈对比。数据简练,对比度高。

以下为全文:

——在吉安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家生产高端无线蓝牙耳机的企业吉安立讯射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人称为“四不像”:

  有人说它是劳动密集型,因为它用工达5万人,为全省规模最大;有人说它是资本密集型,因为它亩均投资1570万元,今年预计产值跃升至180亿元;有人说它是技术密集型,因为它一年研发费用超9亿元;也有人说它是设备密集型,因为它价值1亿5千万元的生产线就有17条……

  尽管人们对它的定性可能有些争论,对其未来却是毫无争议:今年10月以来,公司每天营业收入达1亿元,明年全年有望达到300亿元,不久还将成为第三代苹果蓝牙耳机的主要制造基地。

如何让这类未来企业走得更远?吉安市提出以“点(电子元器件)、线(高端数据传输线)、面(覆铜板、触摸屏)、体(智能终端)、网(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今天读了一篇微信文章《2019,自习室收费元年》。

给我的启发是,我们到底会阅读怎样的文章?

每天的朋友圈里,各种转发文章浩繁如星辰,信息抵触如我这般,为什么会不自觉点开这篇?因此也给我带来启示:我们到底会阅读怎样的文章?

1、与你有关联,并解答疑问

我也有寻找自习室的烦恼。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加班,还好家就在单位旁边,所以也是单位加班常客。

但是因为夏季单位非工作时间不开空调,又闷又热,必须要另觅他处,在我的开发之下,家旁边商场内的书店成为这个“自习室”,只要点杯饮料,可以做到9点30分商场关门。

——正是有了以上经历,所以想了解其他地方的自习室是如何运行的,也自然点开阅读。

2、宣扬“精英文化”

精英文化,近年来被加班族热捧。

其实原因很简单,加班已经很苦了,再不找点理论支撑,比如变强变优秀之类,那不是更苦了。

文章中,各种一天学习N小时、下班后考证、周末辗转过来等事例,让人觉得,努力就在你身边,而且激励自己要更加努力。

但,平衡是门艺术,哪些是你想要的,依旧要“不忘初心”再努力。

虽然不要被洗脑了,但是这种调调还是很有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