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思辨型文本探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也”“其”的用法。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学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4、学生认识千里马和伯乐的辩证关系,做新时代的千里马。
课前预习:
1、复习文体“说”
2、作者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通假字。
4、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标记自己不懂的问题,注意体会文中的一些语气词。
二、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
2、朗读课文
A、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节奏、停连、语气。
B、教师指导强调节奏和语气词“也”“其”。
C、学生自由朗读两遍,读准字音、节奏、停连,读出语气词,读出文言味道,可以摇头晃脑。
D、指名朗读,老师辅导学生关于“也”的读法。第一段陈述语气,读出惋惜的情感;第二段读出反问语气,表达不满、愤懑之情;第三段关注“其”,读出反问语气和推测语气,表达对朝廷不识人才的委婉讽刺。
E、齐读课文。
3、质疑思辨
文章开头说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赞同这句话吗?说出你的看法。
预设:不赞同。我认为世界上应该是先有千里马,这种马的才能不断展现,与众不同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相马的伯乐才发现了。
赞同。因为千里马虽然很多,有日行千里的优点,但是经常被埋没,只有当伯乐出现的时候,千里马的长处才被人们发现,才被任用。
如果让你在千里马和伯乐中选择,你愿意成为哪一个?
学生畅所欲言。
你认为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
明确:伯乐
为什么伯乐重要呢?
明确:赏识人才,使人才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个辩论让我们明白,其实按照客观规律,应该是先有千里马,再有伯乐,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只有伯乐才能发现千里的才能,才会让千里马实现它的价值,所以作者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需要这样的思考,因为道理是越辩越明的。
4、研读课文
文章中的千里马遇到伯乐了吗?
明确:没有。“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强调:骈、槽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明确: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它遇到了谁呢?
明确:食马者
食马者是怎么对待千里马的呢?
明确: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重点强调:虽、才美、且、等、安
这是因为食马者喂不饱千里马,它的才能和美好的品德没有表现出来,这是喂养马的人,没有给他机会,没有赏识它。还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还要说“天下无马”。
强调:策、之、通
读到此刻,你对食马者的看法是什么?
预设:这是多么愚蠢的呀!千里马就在你对面,你却不认识,还说世上本没有千里马。
此时此刻,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天下没有千里马吗?是你们不认识千里马吧!委婉表达不被朝廷重用的愤懑之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愚昧无知的讽刺之意。
强调:其、邪
5、写作特色
作者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的愤懑不满之情的?
明确: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千里马仅仅指自己吗?
明确:人才。今天千里马已经成为人才的象征。
伯乐、食马者又借指什么?
像这样托物寓意的文章我们以前学过吗?
明确:《爱莲说》《陋室铭》,我们把这种借助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事物表达情感或观点的表现手法称为借物寓意,这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由此可见,古代贤愚不辨的统治者挺多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位伯乐。
6、拓展延伸
出示材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同学们,这则材料中谁是伯乐?谁是食马者?谈谈你对人才的看法。
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作为管理者,应该有全面的人才观,多角度发现人才;作为人才,应该找准自己的特长,不断发展特长,在某一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
7、课堂检查
其、之、而、策,翻译重点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