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埠纪事|33 小巷的变迁
南雷子埠村东西中大街与锯牙街之间,从西到东共有六条伙巷(胡同),其中南北贯通的有三条,最东头一条就是我家所在的这一条,也是全村最窄胡同,东西宽月1.3米,南北长约30米。
胡同东边是我家的老院,1974年我们又在老院的院里新盖了三间房,遂有一个院变成前后两个院。胡同西边前后住的分别是百方和百朋弟兄俩。
听人们说,这个小胡同里曾经出现过我村历史上第一个经销(小超市),是百朋在他家的两间南屋里开的。我小时候记得的已是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的代销点,知道改革开放以后,才有出现作为个体经济的经销点。
很难想象,在上世纪50年代,村里最小的伙巷(胡同)里竟然诞生出这么前卫的卖场,它的背后一定是前卫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个名词叫“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其中意思之一就是基于现实对过去事物的追溯与对未来事物设想。这个人一定是分析了当时社会主义革命后的形势,看出了未来个体经济的前途无量,否则经销不会产生在这样的小伙巷。
然而,有时世事无常,谁也不可能直到另一个时代的到来,ge ming时代让gongyouzhi成为唯一,经销走进了历史,然后又大行其道。小伙巷里如今还遗留下许多时代的烙印,比如建筑的风格、建筑的材料、大门上的语录体对联等等,无一不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和陈述着那段过去的岁月。世事沧桑,恰似滚滚长江东逝水;人情世故,犹如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时代洪流中,小巷不仅在经济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政治和文化上也不甘人后。
燕振铎老师曾是驻村国办教师,为小村文化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培养了一批批服务农村的人才,其中我们小学时代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他的学生。燕老师就住在我们西邻开过经销的南屋里。再后来有些驻村干部,也曾住在我们家里。我家前院盖好后,陆陆续续住过打进队等工作人员。
近年来,小巷已经荒废多年,里面杂树丛生,有些人也往里边乱倒垃圾,当年的小巷已经破败不堪。
终于,我不能忍受这种破败与荒废的境况,决心尽己所能,慰己受伤的内心,翻盖旧宅,改造老院,并让小巷的东方重新焕发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