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孪生小子:插秧2023.6.15

2023-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伢赞

与堂妹聊完后,心里是激动的,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聊聊各自现在境况,聊聊家乡发展,聊到农忙插秧。

说到插秧,现在已接近尾声,稻苗已整齐划一的站在水田中,雄赳赳气昂昂的守一方天地。现在除了插秧还是人工作业,稻田洒药、水稻收割等环节已变成机器处理。我问:“不至于吧,现在的技术这么发达,插秧不能统一用机器吗?”堂妹淡定回道:“别忘了,我们这边地形,不适合机器插秧吧?”这倒是,老家处丘陵地带,稻田并不如平原那般平整,要是机器插秧的话,到底该如何设置参数呢?受地形限制,插秧四个要求,估计机器一个也不好达到吧。

首先,说说插秧需要的“浅”,水稻根部并不是插得越深越好,2-3厘米的浅插更利于水稻的返青和分集。在平整的稻田里,统一设定参数,机器可大致做到“浅”,但是丘陵地段的水田可不平。再说“直”就是要求秧苗不东倒西歪。“匀”即每行间,苗与苗之间的距离,每个穴里苗的数量要均匀。除此之外,还需要秧根“齐”。

此刻,脑海中浮现当年插秧的场景,不管男女老少,站在水田里。只见他们低头快速插秧,一只手拿着一捆秧苗,一只手拈来三五根苗插入水田中。拿苗、插苗、再拿、再插……如此反复,像机器手臂一般。为了抢农忙,会集中力量办事,大家聚在一起,今天去张三家稻田里统一插秧,明天去李四家统一插秧。在谁家统一插秧,就在谁家吃饭,农忙时间太宝贵,这样每家也省了天天做饭。那会生活条件不好,但是抢农忙时,做饭的那家会早早派人去集市购买食材。做上丰盛的餐,到饭点便派自家小孩们去地里喊人回家吃饭。满满一大桌,有荤有素,有鸡鸭鱼虾肉等。忙碌大半天的人们,回来便一扫而空,光盘行动。家里有人专门做饭,有人带着大伙儿去水田里插秧,分工明确。现在不似以前,很多地都已被承包出去,承包商会雇人插秧。留地自种的人太少了,就算留,地也不多,留守的老人们不慌不忙的插着秧。

关于家乡,关于插秧,说给孩子们听。兄弟俩嚷着要看到底是怎么插秧的,我们现在在北方生活,这边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并不种水稻。现场看不了,就看看相关视频吧。兄弟俩很兴奋,他们喜欢水。他们最爱在水里抓鱼捕虾,捞蝌蚪。

“等以后有机会吧,带你们去老家体验种水稻!”像是说给他们听,又是说给自己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