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资陷阱
最近华为200万招了顶级博士生,再一次引发了工资多少才算高的话题,这里我不谈这个,我只想谈一个关于工资的理论。
某位知名人物曾经说过,工资的增长要与自己价值的增长所匹配。具体的话怎么说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反正是一个很有名的人,说的话就是这个意思。
我想说的其实是,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工资中的一部分其实是关于你的工作环境的补偿。
为什么消防员的工资比较高呢?因为消防员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风险非常高,如果不给他们补偿工作环境的高工资,那么就不会有人愿意做消防员。
为什么扫大街的清洁工的工资也能和社会平均工资相同甚至更高点呢?其实他们的活非常简单,别人都会做,但这高出部分的工资不是为了奖励他们的稀缺性,而是对他们每天早上很早就要起来工作的这种恶劣工作要求,以及较低的社会地位的补偿,不然如果工资不给的高一点,没有人愿意去做清洁工。
同样的,对于一个每天干重复性劳动的人,他本身的工作内容所匹配的工资本来可能并没有那么高,但是因为他每天干重复劳动,就丧失了学习新的技能的机会成本,而且这样的人晋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能一辈子就注定要每天做重复性劳动了,所以他们自然有理由要求额外的工资补偿来弥补他们所受的机会损失。
同理,如果一个工作做起来会很不愉快,或者还要违背一些道德,或者是一个能一眼望到头没什么前途的工作,那么这些工作是大多数人不太愿意做的,为此就得以提高工资为补偿。
那么这个道理给我们什么实践意义上的启示呢,如果一个HR给你开出了超出你预料的高工资让你跳槽,该工资水平明显不符合你当前的实力,那么你最好先了解一下去那里主要做什么,那个公司的实际情况你需要深入的去了解,因为这个开出来的高工资极可能是对那里糟糕的工作环境的补偿。当然如果你深入了解过后觉得为了高工资还是可以一拼,那么对你来说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这里我想说的关键是你一定要先了解透彻,不然只看高工资就可能会做出与你的工作偏好不适合的错误的决策。
如果你的工资水平远高于你的实际水平,那么可能是你在之前的工资谈判中或者面试中给人造成了过于良好的印象,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其实也是满常见的,因为面试通常都是精心准备的,而实际工作能力可能弱于面试表现,长期看表现会回归平均值,这就是所谓的平均值回归理论。因为长期来看你的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所以工资过高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太久。然而其会造成负面效应,老板对你过高的期望会落空,你也会认为高工资是自己理所应得的,而一旦回归平均后工资降下来了,对你也会造成精神上的打击,觉得不公平,因为根据心理学大多数人总是会看高自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能力。
所以工资的增长要与自己价值的增长所匹配,这样才能有持续的动力促进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这也是大多数公司都有严谨的职业等级和薪酬体系的原因。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