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面对“terrible two”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30人  自由算法

学到新名词: the terrible two-糟糕的两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不稳定,控制能力差,有自己的主见,强调规则和自我,有强烈的占有欲,稍一触动开关就容易情绪奔溃,哭闹不止。

因为一些在大人看来很小的理由而狂哭不止,比如一瓶奶妈妈擅自给她插了吸管,电视频道妈妈不小心选错节目,宝宝的话妈妈没听懂就多问了一遍,这些情况如果发生在宝宝想要睡觉的时候,不知情的妈妈内心简直充满了挫败感。

很多理由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她有一些想法无法表达,只要你猜到了她的想法她就会停止哭泣,然后点点头,所以非常需要妈妈细心的观察,而有些是因为孩子特别遵从的规则被妈妈破坏而狂哭不止,妈妈的内心真的是即愧疚又无奈,简直生无可恋,帮忙帮忙帮倒忙也是挺心累的。

这个阶段既然有叫法,说明是一个普遍现象,不用过度紧张继而感觉是自己疏忽孩子或是关爱太少导致孩子容易情绪化,不要过早下定义或者怀疑:“我的孩子怎么会是这样的?一定是谁谁谁没做好榜样!”(ps:这个时候一般躺枪的都是妈妈,因为女人本来就比男人容易情绪化嘛。)

妈妈在面对这种极端情况的时候要清醒,不要被带入情景,应该首先意识到问题本身并不是由自身引起,反而更容易掌控事态不往更悲剧的方向发展,以一种局外人或者把自己抽离开来的视角来面对孩子的情绪化和哭闹,我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阶段,我们要做到当局者不迷,明白这是人性认识自身的一个过程,孩子在发展他的心智,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安然度过。引导他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帮助他描述出让他感到难过发狂的原因,而不是急于否定他让他停止哭泣甚至呵斥他,让他因为害怕而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

我经常在女儿哭闹的时候认真且耐心的问以下这些话:“是什么让你这么难过?谁欺负你了?妈妈哪里做的不对?”

如果女儿不愿说,我却知道原因,我会说“是不是扣子扣不上?是不是撞到哪里很痛?是不是你还想多玩一会再回去?”讲对了孩子会点头然后求抱抱而不是推开你,孩子真的非常需要被理解。

还有不要和孩子过分僵持,有时候真的就是妥协一下就好了,要求抱抱的时候,虽然很累手头东西又不少,内心深处是拒绝的,但是拒绝真的会发生更糟糕的情况,所以这时候绝招就是“好的,宝贝,妈妈抱你到前面那个垃圾桶然后你就下来自己走呦?”面对有些要求我们先不要着急去否定,而是先同意,然后协商一个两全其美都能接受的方案。而且这些平时定制的规则慢慢的就会成为一种她心中的规则,比如她想吃糖,我说可以哦,妈妈给你掰一块下来,小一点不可以多吃,吃完巧克力要刷牙。这些东西无形中影响着她,甚至她每次吃这些东西的时候都会遵守这样的规则。妈妈我只吃一点点哦,妈妈我刷过牙类不能吃巧克力了耶,约定好然后遵守这件事在孩子心中真的无比重要!

无论小孩子的状态是你多么不想看到的,原则是一定要先认可和赞同,面对问题时富有同理心,处理问题时把自己从问题中跳出来,然后帮助他一起解决问题,我认为没有无理取闹的小孩,只是孩子还不擅长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需要帮助。

我觉得妈妈面对孩子哭闹每次都做到不影响自己心情真的很难(尤其是自身状况不好,孩爸没有及时给予支持的情况下),但是也并没那么难,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一套,我想没有比自己妈妈更理解自己孩子的了,只要同时具备耐心、元认知能力和宝贵的注意力。

育儿也是育己,做妈妈我们是认真的,认真的时候最美丽!

2018-6-14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