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150】述而篇第二则
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述而篇第二则。
1、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不多言说,只默记在心。勤学不厌,教人不倦,这三事在我有何难呀?”
本章所举三事,尽人皆可自勉,孔子亦常以自居。然推其极,则有非圣人不能至者。其弟子公西华、子贡知之。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默默存思所见所闻,认真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本章所说的三件事,是孔子的自我期许。因此“何有于我哉”,译为“我做到了多少”,比较符合实际的情况。
在此,“多少”侧重“程度”而言,表示已经做得不错,但还要继续努力,求其更加完美。如果译为“对我有何困难”,就显得太过骄傲;若是解读为“何者能有于我”,又显得过分谦虚了。
凡是从事教学的人都应该问自己:是不是一学习就容易厌烦?一教别人就容易疲倦?要做到本章所说的这三件事很困难,孔子能做到实在不简单。但是他还是不断反复自问:“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希望借此与学生互相勉励。相关说法,还可参考【7.34】、【9.16】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此一则也是从三个方面自我衡量,进而自省:有没有从心里把某些知识或道理记住、而不是流于口头上的形式?有没有在学习中保持不厌其烦的积极态度?有没有在指导别人的时候不知疲倦、保持耐心?与“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拷问法类似。孔子这样的提问,其实也更加地表明了他的谦逊,作为众多弟子的导师的他,依然会保持不断进取和学习的心态,要求自己能够在学习上永无止境、保持积极态度。学习与指导,一次两次容易保持耐心,可我们需要的是一直散发的不竭动力。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考验。
4、弘丹学习心得
我记得学生时代是学过这句话的,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记忆更深刻些,对“默而知之”相对来说印象浅一些。
钱穆先生和傅佩荣先生对这句的注解差别在于“何有于我哉”,钱穆先生注解为:这三事在我有何难呀?傅佩荣先生注解为: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钱穆先生认为本章所举三事,孔子常以自居,而傅佩荣先生认为,本章所说的三件事,是孔子的自我期许。
我自己比较倾向于傅佩荣老师的注解,一件事总是有进步的空间的。
其实,这三件事,即使不是教师,也应该常常自勉:默默存思所见所闻,认真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尤其是认真学习而不厌烦。
【5.27】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孔子说没有人比他好学,代表孔子已经尽了全力。所以不管别人如何好学,最多和他一样,不可能超越他。孔子说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7.2】),也曾经“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15.31】)。好学自许,本身就包含谦虚在内,因为觉得自己知道得不够多,才需要学习,绝不是为了宣传或自夸。
好学是自己的事情,而忠信则是比较普遍的。因为人性向善,所以做到忠信的人还是不少,但没有学习就很难明白人生的道理。
孔子是一位非常好学的人,因为他也有非常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