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意义”

2019-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颖_Grace

本周在复习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看到第四模块中吴老师讲什么是“意义”。吴老师对“意义”的定义是“认知的替代物”,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意义既在认知之外,又跟认知密切相关,是认知永远不可或缺的一个替代物,在很多时候弥补了认知的局限性,是人能够在认知不完备的情况下达到某种目标必不可少的生存要素。

而为说清楚为什么意义如此重要,吴老师向我们揭示了世间事物发生的重要因素---“偶然性”。

地球出现生命至少要穿过多个偶然性,其中有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都不会有生命。比如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恰巧不近又不远,这一极其精确的条件的满足概率是非常低的。而一旦这个可能性成为现实,我们就觉得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了。而真实情况却是很多事情的发生和成功都是由于偶然。

进一步去分析,如果将事情做成是概率极小的事儿,那么如果你基于“完全不可能”的认知马上做出终止行动的选择,这件事儿的成功概率就立即为零了。这样一来,那些我们眼见的“成功事例”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我们绝大多数人遇到小概率事件时都会选择放弃,从根本上把一个接近于零的可能性直接变成零。但是还有极少数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他做成了以后,如果有反省能力的话,他一定会有那种近似于“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甚至更加强烈的侥幸感。这是一种明显的运气——你竟然赢得了那个极小的概率。

由此,当我们面对一个从已知信息中推断出成功概率极小的事情时,驱使我们仍要去做这件事儿的不是我们的认知,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这就是“意义”的作用了。

从另一种角度来想,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在做任何一个决策前都能够掌握充足的信息,演练所有可能遭遇的情况,预估风险和后果,再三比较之后,做出最优决策来指引我们行动。但现实却是多数时候信息都是不对称的,甚至是错误的,留给你的决策时间都是有限的,准备远达不到充分,最优决策大多是仓促决策。而正是因为这种认知的缺省状态,使得支撑我们行动的不是我们的认知,而是我们设想出来的做这件事儿的意义。

在开启一场意义重大的事情之前,认知时帮不上你什么忙的。

以这种思考逻辑去想孩子教育,就会发现为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能够发掘意义感是如此重要。和他讲道理、或是用父母权威逼迫她去做某件事儿非常难,且难以持续,因为谁都知道失败的可能性远大于成功。而让孩子通过构建和发现意义来进行自我驱动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就拿跑步来说,那么多人嘴上嚷嚷着要每日跑步,可真正坚持下来的又有多少?坚持跑步的理由可能只有一个,而中断跑步的理由随口就能说出十来个。如果那唯一一个坚持跑步的理由不具有足够的意义,那么分分钟都有诱惑让你放弃跑步。

为准备做的事情赋予意义,太重要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