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文精选想法简友广场

麦虾

2022-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天山冰女

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麦虾是台州最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有些外地人,初次到临海,不名就里,以为麦虾是海鲜类菜肴,这实在是错得离谱了。其实这只是普通的面食类小吃。类似于北方的面疙瘩。

但台州人不称它为面疙瘩,而是特地给它取了个诗意而形象的名字:麦虾。端上来一碗做好的麦虾,细看之下,不就是一只只堆在面汤里的肉嘟嘟的白虾么?麦虾取名体现了台州人民的智慧。俗话说: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这样的文化底蕴下,连小吃的取名都不同凡响,台州人民果然名不虚传。

麦虾的做法其实不难,先将面粉倒进碗里掺水,调成粉浆,搁置几十分钟,这和醒面的道理是一样的,待成熟后,在滚烫的沸水中,将粉糊用刀沿着碗沿割出一个个细条。面浆细条一下锅,遇热水忍不住抖索着身子,摇身一变,就膨胀成面疙瘩了。

麦虾做法跟山西的刀削面有些相似。不过山西刀削面削的是面团,有些硬,而麦虾割的是粉糊,软踏踏的。山西人粗爽,饭店里做刀削面的面团,也都做成大块大块的,跟岩石似的,举在头顶(电视里是这么放的),老板挥举大刀一刀刀削下去。随着削面的快速节奏,面条像敢死队似的,一条条勇猛地跳进锅里。奇怪的是,刀那么大,削得那么快,削出的面皮却又薄又匀。这刀工果然非凡!而台州人的呢,看起来是小气地多了,手握普通的菜刀,对着热锅小心翼翼地割,因为面粉水多些,落下去的面条就膨胀开来,有点像胀鼓鼓的虾了。它是立体的,形状更生动些。所以这样做出来,不论是形状还是口感,都是不同的了。

我第一次吃麦虾是在小时候,那是妈妈亲手做的。那天中午,只有我和妈妈在家,妈妈突发奇想,用一碗粉糊做了一份麦虾,她跟我说这是“割麦虾”。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三个字是怎么写的,现在才知,她将做面食的动作都包含进去了,“割麦虾”其实也就是临海人所谓的麦虾。我不知道她这一刀功是哪里学来的,在她的人生中居然还藏着这样的绝学。她那碗麦虾就跟普通的面条一样,先炒菜,放上水,烧成汤,再在沸水中割下麦虾。所以配料也和我们平时一样,只是面条换成了麦虾。由于麦虾更柔软,水份更多,吃起来黏黏糊糊,润滑爽口,别有意思。

但是之后很长时间,妈妈都没有做过麦虾,我也天天去上学,把这档子事给忘了。


后来去了临海,见识了临海真正的麦虾,原来麦虾是临海人人人爱吃的经典吃食。

不知为什么,这并不豪侈的普通小吃,被临海人打造成了一个品牌,它跟大田大排面一样,已拥有了响亮的名头。在临海的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到处都能见到它的影子。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除了去大排档,有时还会簇拥着一起去吃麦虾。

临海有个颇著名的麦虾店,叫双平麦虾店,在紫阳街的入口处。它的店面很小,只放得下三四张桌子,在桌子的边上只空出一道很窄的过道,通往老板做菜的厨房。就在那么小的地方,在其更深处的阴暗的厨房里,一碗碗香气浓郁的麦虾从中端出。

这家店以牛肉麦虾出名,好像只卖牛肉麦虾,所不同的是,你可以点大碗、中碗、小碗。它的配料都是统一的,一律是切碎的牛肉加在普通的麦虾之上,再洒一些白的萝卜丝。你也可以选择店里的其它配菜,多数是卤菜,已经做好的,一大盆一大盆放在桌子对面的橱窗里,顾客要什么任其挑选。我记得其中有一道菜是卤猪肝,这猪肝买过来之后,切成薄片,整齐地码在小碟子里,吃起来糯糯的,滋味绵长。

小店的生意很好,经常满桌。但我疑惑的是,店老板为何不把场面拓展地更大一点,为何一直蜗居在这么个小小的地方。他像紫阳街上大部分的小吃店一样,很能自我满足。他们好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一样,坚守着古老的思想,做着传统的营生。这家店的麦虾是老字号的,所有的程序都由老板亲自操刀,卤制品也是老板亲手做的,他讲究的是百年老店的血脉传承。简简单单的卤肉和麦虾,他也认真待之,以致于这些吃食也像小店的门面一样,散发着时光独有的幽香和醇厚。大概我们喜欢的就是这份幽香和醇厚,如果真的换了一个人,雇了一个伙计,那味道肯定是大打折扣。双平麦虾的名气大约也来源于它一丝不苟的踏实。

那时候我很喜欢吃麦虾,尽管我不喜欢牛肉,吃了麦虾之后,我对牛肉也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那细细的牛肉碎和汤汁,确非普通人能够调制出来的。

光凭一份牛肉麦虾就能在江南立足,竖起一个招牌,岿然屹立几十年不倒,这像是一个传奇。但这样的传奇在临海古城,在古朴的紫阳街经常上演。在这家店的旁边,有一个芳华面皮店,它家的面皮也就一种配料,但这照样不妨碍它的盛名和生意的火爆。

牛肉麦虾以双平麦虾店最好,没有人能出其右。但是在别的店里,麦虾的味道照样不差。而且它们还有很多选择,随着配料的变化,麦虾的种类有普通麦虾、猪肝麦虾、三鲜麦虾等。我最喜欢的是三鲜麦虾。


三鲜麦虾就是在普通的麦虾之上加上虾、贝壳类海鲜,外加一个荷包蛋,有时也加些青菜、香菇,洒上一些葱。虾是基尾虾,很大个的那种,将外层的硬壳剥了细嚼,肉质鲜美。贝壳类的海鲜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蛤蜊,煮熟后,张着两扇圆形的小贝壳,肉羞羞怯怯地躲在里边,只有一丁点儿大,不过别小看这丁点大的肉,它可是提鲜的好东西呢;一种是蛏,它的壳很薄很脆,还没怎么碰,它就碎了,所以碗里经常会浮着外壳破碎的蛏,不过蛏的肉又肥又大,鼓胀着从两片狭长的贝壳里满爆出来,极其诱人。这两种海鲜都很好吃,我尤爱吃蛏,将它的肉夹入口中,那味道实在是太鲜了。另外还有荷包蛋。荷包蛋虽然很普通,但在三鲜里,它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比于三鲜面,我觉得三鲜麦虾更入味。三鲜麦虾的麦虾里渗透了汤汁的味道,那是融进了虾和蛏和蛤蜊之后,满满的鲜香味。而汤汁呢,也被麦虾渗透,变得浓稠、黏厚。将干的麦虾吃完,会连带着将汤汁一起喝完。而面条相对来说紧实点,与汤汁分得比较清,面条还是面条,汤汁是汤汁,不像麦虾,面粉汤汁其实是浑然一体的。

好的菜或者面食,是色、香、味俱全的工艺品。光从色泽上看,我觉得三鲜麦虾也好看。白的胖嘟嘟的麦虾条,浅淡,蛏或者蛤蜊,浅灰的颜色,间或有红色的基尾虾出没点缀其间,而中间压一个黄金金的大荷包蛋,像给麦虾戴了个时尚的小帽,再加上葱和青菜清新的绿色,整碗麦虾看起来显得素雅、清淡,而又不单调。

麦虾一般是汤的,但偶尔不甘寂寞的人也会翻出新花样。有一阵子,我们单位的食堂居然推出了炒麦虾。就像炒麦面一样,配上鸡蛋丝、豆芽、香菇、红萝卜,撒上葱花,软软的麦虾居然也被打扮地香喷喷的。就像换上武装的红颜,令人眼睛一亮,我不禁心头一动,马上点了一份。吃多了炒麦面,吃吃炒麦虾,那软滑Q弹的口味,也是别有风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