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八百年,只剩百余人,一个地方戏曲的漫长求生

2023-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夹心饼干赵总

“抢救梨园戏,不是必须,而是紧急。”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曾静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23年,曾静萍60岁,她在梨园戏舞台上表演已经超过四十年,凭借出演《董生与李氏》《御碑亭》,她两度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当年跟她一起进入戏校学梨园戏的三十多人,包括她在内,只有四个人还在坚持;而维系梨园戏艺术命脉的演艺人才(包括导演、编剧、后场乐师等),也只有一百五十人左右;曾静萍所在的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则是唯一一支从事梨园戏专业演出的剧团。

梨园戏,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梨园戏曾风靡宫廷舞台,也与歌舞兴盛的世俗生活、泉州丰富的民间信仰以及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因此保存了宋元时期戏剧的文献和活态资料,是体察南戏文化及闽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

福建是众多华人华侨的故乡,早期闽籍移民对这片故土的情感记忆,大多来自梨园戏。著名梨园戏编剧王仁杰在《梨园一曲催人醉,菲华父老尽望乡》一文中,写到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在1980年代赴菲律宾马尼拉演出时的情景:“马尼拉市及其周围聚集着数十万华人,他们大多来自福建泉州。听到《陈三五娘》等剧目时,如海的乡恋,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人们热泪盈眶,或浅唱,或高吟地与演员们唱和起来。这支庞大的‘伴唱’队伍的声音,有时还盖过台上的演唱,与梨园戏在泉州演出的情景别无二致。”

跟许多古老剧种的命运一样,随着老戏迷离去,新的观众尚未养成,梨园戏一度式微,人才大量流失,生存出现严重危机。曾静萍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远在北京发展的儿子曾龙叫回泉州,想尽办法做创新,让梨园戏“出圈”。

但这些努力不能从根本上拯救这个剧种。“曾(静萍)老师这一批扛鼎的60后演员慢慢在退休,这对于一个剧种来说是降维打击。它是不可回避的,有时候甚至是无解的。这不只是梨园戏,在其他戏曲院团当中也是一样的问题。他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不了。”曾龙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