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孩子最好的归宿
出生到现在,就与家有着密不可分的羁绊。家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好像从未思考过。
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家对我而言是温暖的,需要的。我需要一个温暖的港湾,需要爱的呵护,以伴我成长。
现实是因为外界环境,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每年也只有那么几天才能体会父母的温暖,渐渐的因为学习压力,也没什么跟父母好说的,与他们沟通也就更少了。
于是对家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似乎就是一个熟悉的旅馆。爷爷奶奶年龄也大了,每次看到他们两鬓斑白的头发,心也微微发疼。
家的感觉似乎复杂了一点,温暖吗?偶尔的温暖还是有的,可是与父母的关系还是挺疏离,尽管是如此想要跟他们靠近。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他们靠近的心依旧期待满满,可能父母习惯了他们的模式,以为孩子长大了,就懂事了。
是啊,越来越懂事了,也变得不爱说话,也就是所谓的内向吧。父母有时感叹说,“为何有的孩子跟爸妈那样的亲密,我们的孩子就这么不爱说话呢?”
疏离的心想要靠近就难了,只是有些不自知,有的期待太久便不作任何期待了。
曾经看到一段话,“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看到这样的字眼,内心还是忍不住感动。
家是孩子最好的归宿为什么说孩子是天使呢?可能是因为他们有颗纯净的灵魂,对爱的纯粹追求,不管待他们如何,心里总有个角落是爱着家人的。
其实我们成人何曾不是天使呢,心里也有孩子的一面,只是有些观念慢慢世俗化了,或许曾经也是如孩子般期待着爱。
因为不曾得到爱,不懂爱,也终究变得不会爱了。于是学会了伪装自己的感情,学会了不在意,学会了忽视孩子的期待,变得越发的沉默,终究以为孩子也会懂的,这就是现实,不是吗?
一切就如伪装的一样,以为这份感情可以割舍,就如同不懂血浓于水的含义一般。为什么爱会治愈人,说实话自己也是说不清的。
从哪一瞬间开始感动的?
看着老公耐心给侄女穿鞋,专注的眼神,瞬间就感动了,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爱在穿鞋这个动作里面传递,于是有了幸福的感觉。
突然想起老公送我一套保暖内衣,一颗一颗扣子帮我扣好,同样的神情,同样的专注,那个时候感觉时间都静止了,一种被呵护的感觉,满满的幸福感。
大脑出现一个词,“顾家”,心里感叹,“好一个顾家的男人啊,我要的真不多,只要给我一个顾家上进的男人就好。”
退一万步说,即使你能力不行,可你的心在这个家里面的,我想女人也是相对幸福的。
之前看一档情感节目,女人相对强势一点,赚钱能力强一点。男人能力不强,家里开了一个店,想着再开一家。
婚姻本来是个互相合作的关系,有着共同的使命希望把家经营的更好。而男人希望挣更多的钱,以证明他养家的能力。
女人也可以分担家庭的责任,她介意男人总是没时间走进家庭,担心开了第二家店,男人更没时间顾家了。她需要是个顾家的男人,而不是一个只知道赚钱证明自己的男人。
顾家的男人为何是美好的。我想这是最好的答案,特别看到男人与孩子打成一片,内心是多么的愉悦啊。
太多太多的观念,引导着男人们跟女人们,也影响了无数的父母跟孩子。
从小到大,好像看的最多的是女人在厨房忙前忙后,男人永远是忙于工作,或者不喜欢回家,更有甚者直接在外面有了新的家庭。
父亲这个职位到底缺位多久了,还是因为女人承担的太多了。
是啊,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内,所谓的外就是男人负责赚钱,或者更简单的说有份工作足矣,这就是男人需要承担的责任。
家里所有的就是女人的责任了,小到家庭琐事,大到孩子教育问题,婆媳关系,都变成了女人一个人的责任。
因为太多的责任,压的女人透不过气来。男人不顾家,感觉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女人的怨气也就越来越重了。
现在女人也慢慢开始赚钱了,甚至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但她不敢放下,家是她的归宿,家是她的使命,因为从小是这样教育的。
所谓的相夫教子,似乎生来就是女人的责任。她也只能承担,唯有承担才能完成自己所谓的使命。
而男人呢,依旧还是之前的思想,以为赚赚钱就好了,以为这就是顾家的表现。或许当男人走进家庭,理解女人的辛劳,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
女人期待一个顾家的男人,她需要和他共同经营一个小家,互相温暖彼此。她需要男人走进家庭,呵护他们的小家庭,即使男人在外打工,只要他心里有这个家,她的内心都是满足的。
就如同孩子对家的执着一般,女人对家也有更深的眷恋,希望男人们理解这份眷恋。
平时男人可以打打电话,有空的时候跟妻儿视频,至少保持每周一次的频率。妻子呢,如果必须待在家里,可以不定时的把宝宝的视频发给老公,引导老公走进家庭中来。
可能是受老一辈的思想,父爱是威严的,不苟言笑的。父亲也故意有意无意与孩子拉开距离,殊不知孩子对父爱的期待。
他们更希望与父亲独处的时光,与母亲细腻的爱不同。父亲可以给自己力量,引导自己独立,坚强,但同样也需要陪伴。
就如母亲一样,陪伴自己玩耍,陪伴自己说说话,就够了。孩子要的不多,只是简单的陪伴。然后告诉爸爸很爱他,他就能愉悦一整天了。
家是孩子最好的归宿,心里永远留着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家的感觉。
家是孩子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