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用三个月弥补,够吗?
小学、初中不曾远离家,学校离家很近,上完学就回家,根本就不知道离家的滋味,更不懂得远离家人后的孤寂与想念。
初中毕业,终于得远离家门,奔向高中生活。高中三年是在校住宿,于是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偶有回也是今晚回明儿归。很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奔来奔去,累了自己,也使家人的盼望更加浓郁,时时挂怀。
于我,离家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什么苦事。只是每次回家,母亲悉心准备了饭食,恨不得我将它们一扫而光,还念叨着“又瘦了”;当要离家回校时,她的眼神分明流露出不舍,还时不时劝说着:“不可以晚点回校吗?”就连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父亲也不忘趁我在家的际儿多叮嘱几句注意安全的话儿……是的,他们不满足在无数日夜盼望后的片刻相聚,他们渴望着能够时时与孩子见面,这是那么的自然与简单,却又在相隔的时间与空间中幻化成不尽奢望。
离家回校、离校回家总是那么一段路,却来来返返数次,长的校园生活与短的家园小聚缠绕交织,不经意间三年时光已然流泻。这三年,长吗?不长。说它短,又确乎不短。三年离家,求学在外,仿佛一只风筝迎风翩飞,慢慢地越钻越高、越飞越远,但别忘了,还有牵引着的线,那线就在我们父母的手里。当我们乘车远去,是父母们始终保持那张望的姿态,逐渐模糊的身影使他们的牵挂日渐清晰而浓厚,唯有长别的一见才能使他们释怀,使他们紧皱的眉头有片刻舒展。
三年里,这风筝自顾自地漫心飞舞,也曾为自以为的解脱而洋洋自得,忘了那一直支撑自己飞天寻梦的力。三年里,那放飞风筝,牵着线而丝毫不松懈的人儿,总是仰首苍穹,望着自己的风筝,他当然希望自己的风筝能飞得很高很高,但他手中的线也牵得更吃力。三年间,离家多欢聚少,曾经的自己渐渐成长,而父母的鬓发也在时光流转中悄然花白,一丝一缕的苍鬓,一日一夜的牵挂,一心一意的坚守。
而今,三年时光挥洒于一份答卷,剩下的是将近三个月的漫漫假日。想着三个月后,又要远走他方,或为学或为业,又要回到那周而复始的牵挂与被牵挂中,不禁茫然而手足无措。
长大的孩子总是要走出家门的,要远离家人,向着指引自己的航标前行。当我们都走着那条属于自己的路时,当我们离那承载孩童欢愉时光的家园越来越远时,当我们对着手机传来的家人的热切询问而烦不胜烦地喝“工作忙,没时间”时,我们忽视了亲情,我们走着一条陌生的并非自己真正想走的路,那条路通向远离家的方向……
而在家里,父母们始终敞开家的大门,他们翘首等待着孩子的归来,有时他们回想着孩子幼时的成长岁月,想着孩子曾在自己怀里撒娇的场景,而这些已成往昔追忆。现在,他们多么渴望和远在他乡的孩子见见面、说说话,可这,很难很难……
三年岁月,我们逐渐适应了离家的不适;三个月的小憩,预示着我们即将远离亲人,漂泊异地。你借我三年,我却只能还你三个月,也许你已然心满意足,可这,远远不够……
SubiU
2014.06.20
整理于
2020.10.31
————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