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 我的“品”之旅程
开始看到这个征文活动的时候,就觉得活动特好,但从没敢想过要写六篇,征文开始后大半个月时间也没有开始动笔写。即使看到伯乐的破题指南,有的题目也还是觉得不知道该怎么下笔。
六个题目中第一想写的是“走火”,原因是看到这个题目就让我想到了“黑暗森林法则”,想到了《三体》——近年来我最喜欢的小说,多多少少有向我崇拜的作家致意的意思,只是这个致意水准有点不够……
“走火”:12月中旬出差回来后,同事们陆续出现羊,我在家自行隔离在一个房间,工作空挡,重读《三体》。想从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则”里找些写作的思路,读上了瘾,重温了一遍三部巨著,心灵毫无疑问地依旧被震撼。这样的鸿篇我只有膜拜的份儿!我选取了第一部中被提了一句的阿兹特克文明的消亡作为原型基础,写一篇微缩版的“黑暗森林”——阿克森林。投稿后很快被冬天开的猫伯乐收稿。
被激励后,就突然有了想写一个“满贯”的想法。之前一直觉得和简书相识甚晚,错过了很多。一个主题的全参与就从“品”开始吧,我在心里开始对自己打气。
“证明”:身边有个极其光鲜亮丽的例子,初中毕业,在竞争激烈、传说卧虎藏龙的大上海挣扎、拼搏、玩命努力,前年完全靠自己买了小几百万的房子,终于扎根在上海。兴奋地去写,赶了一篇稿子出来,被猫伯乐拒了,原因是论述太多,像读报纸,以至于少了对主角的共情。不得不说,猫猫伯乐简直说出了我写文过程中的根本上的问题,其实我自己写的时候也觉得不顺,不顺的地方是我在文和现实之间晃荡,总想插入作为长辈的评价和认可(我是原型老婶儿)。不免,文章就失了文学性。猫猫伯乐仁慈,让我再试一次,改稿后被收录。我觉得“李雯”是个励志型的榜样,我也常会讲给家里再小一点的孩子们听。是我的表述拉低了这个故事的感染性,文笔啊文笔,再练再练!
“皮囊”:在准备写满“品”主题时,先是在网上找有关皮囊的资料,一下子就指向了蔡崇达的《皮囊》。当时全民爆羊的时候,为了不给物流增加负担,就在喜马拉雅上听了一遍李光洁读的蔡崇达的《皮囊》,学习一下如何来表达“皮囊”。之前有关“立庄”的故事一直想写,但一直也还没有动笔,听完音频后,觉得“立庄”很适合“皮囊”主题,于是写完了《拼搏之名》,就开始动笔写起这个《悲守穷庐》的故事,这篇写得过程比较享受,年底在家也不忙,内心很平静,写得很顺手。(收获了截至目前,最长推荐语,感谢月华伯乐)
“骨节”:开始的时候想要写一写二胎妈妈的不易,但我只生了一个,自己没有亲身感受,脑海里构思了一遍故事,觉得太流俗,太婆婆妈妈了,况且身边有很多幸福的二胎妈妈,试笔时,总在二胎妈妈的“不易”和“幸福”间横跳,遂放弃。在动笔写“皮囊”之前就改了主意,“骨节”要改写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源自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脑海里一下子跳出来两个小表弟小时候的可怜样子。因为出生环境的限定,命运选择让他们承受更多,可又因为人微言轻,使他们的声音发不出来,或者发出来大人也听不到,或不愿,或无奈,而装作听不到。我知道我的一篇文章也改变不了别人的什么,可就是想为那些可怜的孩子们吆喝一嗓子。吆喝的人多了,声音也就大了。
(结尾处在月华伯乐的建议下修改,得以完整行文。)
“归途”:这是我写得最疲惫的一个主题,从一开始就想写心灵的归途。写了两篇,第一篇是写《爷爷的忏悔录》,这篇在开始“品”的时候就写了,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不想把它作为“归途”的投稿。在写完“骨节”之后,又重新开了一篇,对于抑郁症形成原因之一:父母的夫妻关系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做一次阐述。过程也让我心情一度深沉悲伤,跟着“洪文”在脑海里又过了一遍诸多孩子的痛苦经历。我想要表达“来路即归途”这一思想来体现心灵回归之路——土壤好了,庄稼才能长好。中间几次调整,总怕被伯乐或者读者判定:你这明明是来路么。怕也不是事儿,写完后,等既定日期发布、投稿。
“回望”:这篇写的过程拉得最长,写的过程中,因为某晚开会影响了睡眠,影响了好几天的个人状态,浑浑噩噩中只做了凑更,其他一字未写,过了一周,重新扳回状态,继续未完的“回望”。在我的心中,家族的传承,同时代人的相互影响,都是我下笔的土壤。这篇“回望”,“望”这,“望”那,写着写着就“散”了,多谢非村伯乐给我的二选一建议,使我鼓了鼓勇气向散文伯乐海泩发简信自荐,多谢海泩伯乐收文,让我在简书上又多跨了一个领域——这是我这一轮写文的意外收获。
“回望之重写非主题【体育】”:2022年8月份注册简书,11份被推第一篇文章,伯乐是非村。当期非主题是【体育】,被伯乐推文的欣喜加上相见恨晚急于交作业的心思,兴奋之下,赶了一篇《那个散装团队》,嘿,被拒了,给我的狂热降了一下温。很快就看到了下一期主题参与方式之一,就是可以改写之前的文,也是“品”的主题之一,我又兴奋起来,在“品”征文刚推出时,这篇文就改好了。不过,因我的愚钝,不知道咋弄嘞,就在原来被拒的稿子上改了,私信告知非村,当时有另外两篇待推的文,非村说后面再审稿,12月中看到“品”专题里别的友友怎么弄的,才明白过,瞧我的迟钝!于是,我把《那个散装团队》改回原样,打算把《绳飞凤舞》重新投稿。这篇被非村伯乐收录有点勉强,【体育】这个主题对我这个从小到大逃体育课的人来说真是有些难,找不到感觉,硬写、硬改,重写后的水准依然较低。这是我的最后一篇“品”,非村伯乐善意收纳,让我善始善终!
这次是交齐了作业,虽然质量参差不齐。在写的过程中,为了主题写作,查找资料,新开读书,尝试不同写作手法,都是锻炼,是写作成长的必经阶段。这一轮的写作也把想为之“立传”的身边人写了一通,把沉积在心中多年想要表达的通过写作表达出来,便也丰盈了自己的内心。
再次,感谢“品”的鞭策,不然可能总也无法开始如此密集的写文,感谢四位伯乐的收文,以及点评意见,受益良多。最后,再感谢一下自己的坚持和坚持的自己,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