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上班这点事儿读书

能力比态度重要

2017-12-07  本文已影响117人  彩蝶百合
能力比态度重要

最近一直在回顾陈春花教授的《管理的常识》这本书。

第一次读,是浅尝辄止,再读一遍,对部分内容的理解就更为深刻。

尤其是今天读到的,对三个常见问题的解读,更是为思考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

要功劳还是要苦劳?

态度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品德和才能,哪个更重要?

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得先跳出来看,什么是组织,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了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再看陈春花教授的答案,就比较好理解。

什么是组织?有共同目标的人群集合体是组织,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正式组织。

能力比态度重要

目的是盈利,分解到个人,那就是绩效(广义上的绩效,包含业绩等)了。

功劳和苦劳,都知道,功劳是可以带来绩效的,而如果只有苦劳,是带不来绩效的。除非这个苦劳转化为功劳,才可以带来绩效。

付出确实很重要,但是,当我们在关注付出的同时,还要关注到这个付出能否对组织产生绩效。

态度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大约三年前的时候,就有一个老总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们当时有三个人,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直到今天,我才对这个问题本身所提到的态度和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与功劳苦劳同理,态度不能产生绩效,能力可以产生绩效,态度只有转化为能力才可以产生绩效。

不能只关注态度而忽视能力,如果在制定奖惩和激励的过程中,过分关注态度,而忽视了能力,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让能干的人干死,能力差的人却活得很好。

我到现在还记得一件事情,事情发生在去年。

有一次去银行办事情,帮我处理事情的柜员看上去是个新手,业务不是很熟练,反复出错。

能力比态度重要

因为看她好像很愧疚,又一直道歉,态度非常好,我也就没说什么,让她办。结果,一个事情花了大概1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把事情办好了,我印象可能还不这么深刻,问题是,花了一个小时,事情却没办好,她让我找另外一个柜员去办,另外一个柜员就在她旁边的位置。

另外一个柜员脸色不是很好,拿了东西办事情却很麻利,十分钟就搞定了。

当时,我从银行出来,就对自己说:“下次,让我选择,我肯定会选择能力好的,态度差点没关系。因为,态度再好,业务不熟,浪费的是客户的时间。”

这件事给我自己很大的触动,当时,我就想着,自己的业务能力一定要精,光是态度好,是没有用的。

品德和才能同理,品德并不能带来绩效,才能却可以。品德只有转化为了才能,才会产生绩效。

引用几段书中的原文: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产生绩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会更加注重才干的评价而非品德的评价。”

“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

记得曾经有本书中提到过,大意是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好的制度,能让坏人没有机会使坏。

能力比态度重要

“对于对于品德与才干这个问题的选择上,在两种情况下却必须强调以德为先。

第一种情况是招聘人员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考量这个人的品德,关注他的价值取向,才能不是优先考量的条件;

第二种情况是提拔人员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首先考量他的品德,因为这个时候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能否带领大家走在正确的路上。

但是我所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很少考量这个人的品德,更多的是关心学历、工作经验、个人能力。

在提拔一个人的时候,也很少关心他的品德,更多的是关心过去的业绩、管理经验和经历。

相反,在这两种情况之外,我反而发现在日常的考核和日常的管理中人们常常考量品德而忽略了才干。这样做就刚好相反了。”

总而言之,功劳能产生绩效,苦劳不可以;能力能产生绩效,态度不可以,才干能产生绩效,品德不可以。

所以,才要让苦劳转化为功劳,让态度转化为能力,将品德转化为才干。

往期文章:

在职场,有实力是受欢迎的前提

书单:做自己的王牌教练

父母教会我的那些道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