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旅行日记(1)兰州一瞥
我和高中同学每年都要集体旅游两次,一次是省内为期两三天的休闲游,我们称之为“小旅游”;一次是周期较长的正八经旅游,我们称之为“大旅游”。
今年的大旅游选择的是甘青大环线,另加两天的额济纳旗胡杨林之旅。
沈阳飞往兰州的飞机,时间有点长,无聊中玩起了“逗娃”:邻座的小朋友显然对枯燥的旅程不耐烦,不停地吵闹,于是我就和他玩起了各种游戏,不一会就将他征服了。
这个娃是农村阳光底下到处乱跑的”野孩子”典型特征,估计是乡下爷爷奶奶带大的,我把他修理成了小帅哥,嘿嘿……
到达兰州,入住宾馆后已经是下午2点了,下午是自由活动,大家嚷嚷先去品尝正宗的兰州牛肉面,把肚子填饱。
很奇怪,附近几家有点名气的兰州面馆,一过下午2点就关门,我们走出好远才找到一家。
在店里,通过当地的朋友介绍,我们才知道,牛肉面的讲究还是比较多的。煮熟的面浇上熬好的肉汤,加入牛肉、萝卜,撒上蒜苗,再淋上特制的辣椒油。只见这碗面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香味四溢,这才是一碗地道的兰州牛肉拉面。
面的品种由细到粗又会有5种选择:毛细 、细面 、二细、韭叶 、大宽。兰州人认为,不同的面类型透漏着不同人的性格,“毛细”是温柔,“细面”是随和,“二细”是阳刚,“韭叶”让人平静,“大宽”让人威猛。我点的是韭叶,和性格无关,喜欢宽一点的面是因为比较筋道。
吃过午饭,大家决定去游览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第一个景观是兰州黄河中山铁桥,这座桥旧名“镇远桥”,在兰州市白塔山下,建于明洪武年间,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
历史上,水车是兰州重要的灌溉工具,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功不可没。最高峰期,几百轮水车林立于黄河两岸,蔚为壮观,由此,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而知名于国内外。
从中山铁桥往西走不远,是兰州水车博览园,这是一个大型的水车主题文化公园。
这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传说中的羊皮筏子。
再往前走,就见到了著名黄河母亲雕塑。
母亲(象征黄河)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婴儿(象征中华民族),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象征着黄河母亲爱护保护着中华儿女。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
我们入住的酒店位于老城区的正宁路上,这样选择是为了方便晚上逛夜市,品尝花田巷的特色小吃。可是,夜宵是吃不成了,因为我的部下,公司西北大区经理设宴为我们接风洗尘。
晚宴安排在正宁路上的一家老牌子的兰州老菜馆。有两道菜特受欢迎,一是手抓羊肉,一是牛肉火锅,这里的牛羊肉味道真是鲜美!我的可爱部下,旭阳把她的老公也动员出来接待我们。这个帅哥性格爽朗,喝酒也豪气,看来东北与西北都带一个“北”字,脾气秉性也相通啊,整个晚上,气氛很嗨!
嗯,旅游的第一天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