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为何爱,会伤害——林哈夫

2018-08-23  本文已影响2人  泉钟心理
(图片来源网络)

不知不觉中,哈夫与一帮爱学习、愿意自我成长的父母们共同打造的“21天父母成长工作坊”已经进行到了第16期。

从第一期“放手的智慧”、第二期“孩子,你要的是什么”,到后来的“自由与规则”、“解读游戏成瘾”和“有趣的爸妈好玩的家”......。

如果说“爱”与“接纳”是这一系列课程的主旋律,那么“放手”和“看见”则是将亲子关系推向更好的重要法宝。

这几天在与一些伙伴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反馈说通过这一段时间呆在课堂的学习与成长,现在确实越来越接纳孩子,与他们的关系也随之越来越好。

不过最近却出现了另一个困惑,就是我们说要“放手”会不会变成了“放纵”,而且家里人也会提醒甚至发出警告,这样宠着孩子是在“溺爱”。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先探讨一下“溺爱”这个家长们闻之色变的东西,是不是就如当下社会的解读,给孩子的“爱”太多,孩子会被爱“溺死”了呢?

从古至今,在我们耳濡目染的故事当中,人生的成功几乎都与严厉有关,就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而失败的教训总与溺爱结缘,就像李天一、药家鑫还有那个忘记名字只记得他爸叫李刚的孩子。

这样的观念经过千百年的发酵可以说已经深入骨髓,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特别是那个江洋大盗被砍头前咬下母亲奶头的故事,实实在在让每个当妈妈的闻之色变,不由自主猛打一个哆嗦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于是,一旦提起“溺爱”,自然就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图片来源网络)

说起来,溺爱可以分为两种。

我们看到与听到最多的是“放纵”,也就是说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家里就这样多了一个唯我独尊的“小皇帝”。

另一种是“包办”,孩子与生俱来就强烈的求知探索需求被“承包”了。

当玩什么玩具由爸妈说了算;交什么朋友由爸妈说了算;穿什么衣服由爸妈说了算;吃饱了没由爸妈说了算;天气冷还是热由爸妈说了算......

一次次“包办”其实是一种剥夺,孩子的许多能力以及实现这些能力本有的价值感就这样被父母们不小心“阉割”掉了。

既然不能“溺爱”,自然需要另一种方式来教(dui)育(fu)孩子。

于是我们变成为“负责的”、“严厉的”和“有要求”的父母,不能随便满足孩子的欲望,就算答应也必须“延迟”;要想办法降低他的需求,达成心愿必须付出代价;不能有不安分的想法,而且最终的决定权在我这里。

哈夫读高中的时候很喜欢的一本书叫《中国可以说不》,那时候开始我已经在思考,为什么中国人(当然包括我自己)那么不容易“说不”?

在探讨今天这个话题时才发现其实“不然”,起码是“并不全然”,因为中国的父母都喜欢而且善于对孩子“说不”!

这个现象实在有趣,我发现我们一直想当大爷,但又不敢和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地当。

我们不敢拒绝领导,不好意思拒绝同事,不愿意拒绝合作伙伴,不懂得拒绝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却只拒绝孩子,因为他最弱小啊!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是我们唯一可以捏的软柿子!

我们以为拒绝或延迟孩子的满足,会让他学会珍惜,也让他明白,不是任何东西他都能得到的。

但事实上,这种态度不明,会让他更疑惑,到底孰好,孰劣?到底孰可为,孰不可为?

真正受益的是父母们啊,最起码能爽上一回!

这样说起来可能会有很多人感到了委屈,因为我们并没有哈夫你说的那么不堪,我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都是为他们好的!

最重要的是,溺爱不行,严管又不行,这老爸老妈TMD该怎么当才行啊!

忽然蹦出的一句“哈夫金句”:

“溺爱”养出败家仔,“严管”搞个窝囊废!

身为父亲的哈夫当然理解当父母的不容易,特别是那种怎么做都是错的感觉。

(图片来源网络)

哈夫从旁解读:

也许我们至今还没搞明白,父母通常表现出来的无私和伟大,甚至通过牺牲自己去满足孩子各种需求的行为,还有无可奈何或者忍着心疼拒绝孩子的发心,追根溯源满足的不一定是孩子本身,而往往是将自己那个匮乏、受伤的内在小孩投射出去,将自己的孩子视为另一个自己。

无论是溺爱还是严管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行为做法,都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满足和取悦内在小孩的欲望与需求。

这就是我们很容易因为自己的匮乏而无视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的真正原因了。

举个栗子:

曾经有一位家长问我:“孩子玩的太多是不好的吧,会不会得成瘾症?”

说实在,我当时直接愣了一下,因为按我个人的看法这个根本就不应该是个问题,但事实上这位妈妈却对此深存焦虑。

我当然理解妈妈的焦虑,看到孩子长时间甚至不眠不休地玩,担心焦虑自然是正常的。同时我更看到孩子正用这种停不下来的行为,在处理自己的需要,而妈妈的忧虑同样在反馈着自己内心的匮乏。

也就是说,他们在面对的其实是同一话题——匮乏。

一个从小到大没有充分地玩,或者就算有得玩却经常被打断的人,不但很难理解那种全身心投入到玩乐里面的乐趣,而且当他们要面对这种自己从小到大不可能有的感觉时,很自然会感到恐惧与焦虑,许多童年时的声音与画面会在无意识当中与现实的声音与画面重叠,于是不由自主的就要用打断甚至制止孩子的玩乐来消除或者降低这些焦虑。

讲这个个案其实是在告诉大家,我们面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感觉,就像孩子自由奔放地玩、很有创意地搞些恶作剧等等,我们往往就会不由自主、莫名其妙地恐惧。

同样的,面对“无条件接纳”这个东西,我们哪里有福气享受过呢,于是那种恐惧与焦虑的感觉自然边酝酿边发酵最后被引爆。

这跟我们有没文化有没修养有没房子车子面子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无条件的爱与“溺爱”,在行为上几乎可以说并没有区别,而最大的区别源自于父母自己本身是否能够真正的接纳和允许孩子,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匮乏的内在小孩的需要。

真正被爱的感觉谁都不会嫌多,谁都希望被信任、被欣赏、被理解、被重视和被看到。

(图片来源网络)

哈夫经常说,孩子是我们潜意识的镜子。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反馈并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里面的匮乏与伤痛。

如果我们没有认知与觉察,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将孩子的行为定性为诸如:“贪玩”“多动”“小气”“懦弱”“暴躁”“孤独”......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一直压抑着不敢面对的部分,只是通过孩子将其呈现出来而已。

昨天刚好看到常盛春老师的分享:“如果你的生命中有一个坑,你非要说没有坑,对不起,你就会一直掉到那个坑里。如果你发现并承认那边有一个坑,你就会绕着走。因此,如果你想真的改变你的人生,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对自己诚实”。

孩子就是最诚实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任务,是照见自己的父母,让父母们看见自己这一个接一个的坑。

原来这才是“坑”爹和“坑”妈的由来。

运气好的孩子,不是遇上没有坑的父母,而是遇上敢于面对和承认自己这些坑,而且敢于去修复与抚平这些坑的父母,不再让自己和下一代再次掉进去。

每个生灵的到来都收到全世界的祝福,每个孩子的到来都带着自己的命运。

给予命运的不是老天,而是他们的“坑”爹和“坑”妈!

如果我们能放下焦虑,放下评判,放下自以为是的狂妄。

只是爱与谦卑的陪伴,可想而知孩子的命运是多么的美好!

爱是笃定的、慈悲的、毫不怀疑和全力以赴的,是细雨润尘、春风拂面般的自由之境。

它意味着尊重孩子的欲望,不延迟满足,不压制需求,不控制想法,不制约发展,理解和支持他的决定,坚信孩子是一个理性而健全的人,而不是任我揉捏的物。

这样的爱看起来真的好像溺爱!

而二者最重要的不一样,是我们是否享受这样的给予,是否从中得到相互的滋养与成长。

感觉到伤痛的爱,已经不再是爱。

会痛的爱,是伤害!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为原创,仅代表导师个人观点,请自行评估是否恰当与适合。传播及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与本公众号和导师无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