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育儿

看懂<哪吒><银河补习班>:拯救叛逆孩子

2019-08-09  本文已影响10人  好爸妈在线

简书:“好爸妈在线”,第一时间学习好爸妈干货,成为更好的爸妈!

公众号:好爸妈在线(ID:hbm100)


有人说,《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简称《哪吒》)是动画版的《银河补习班》。

因为二者都讲了一个“向左叛逆,向右成长”的故事。

《银河补习班》里,孩子马飞被学校教导主任当众讽刺:“煤球再怎么洗,永远也变不成钻石。”

《哪吒》里,本应是灵珠转世的哪吒,却意外成了魔丸,一出生就是魔童,被陈塘关的百姓厌弃。

结果后来,马飞成了宇航员,哪吒成了挽救整镇百姓的英雄。

煤球和钻石,化学成分都是C!

魔丸和灵珠,本质都是混元珠!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中间引导他们做出正确选择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以下内容仅含少量剧透,请放心享用~)

1、叛逆,因被贴上“标签”

粗黑粗黑的眼线,空洞洞的吊睛眼,鬼一样的牙齿,体内还自带无法控制的力量,所到之处,不是房子塌陷,就是四处起火,这样黑化的哪吒,的确一生下来就不讨喜。

何况,他还未出生,魔丸就让他成为“魔”的代表,这个先入为主的标签,一旦被贴上去,就难以撕下来。

就连哪吒从水怪手里救出了村里的一个小女孩,都被村民认为是他劫走了小女孩。

既然世人待之以恶,何不以恶相向?

“既然你们说我是妖怪,那我就证明给你们看。”彻底心冷失望的哪吒常常这样说。

现实中,大部分的叛逆都是从自暴自弃开始的,像哪吒这样心理的孩子太多了,自暴自弃的“坏”,其实是他们与这个世界之间筑起的一道高墙,苍白无力地保护着自己不被尊重与理解的尊严

《银河补习班》里,马飞从小就被老师说成“缺根弦”,连他妈妈也一直说“他本来就很笨。”

甚至因为成绩不好,妈妈还在马飞面前对着当爸爸的马皓文气急败坏地说:“这孩子没救了!”“你还想上天呢,撒泡尿照照你是长着前十名的脸吗?”

于是,等爸爸坐完七年监狱出来后,马飞已经成了一个差生,旷课、考试倒数第一、被教导主任看不起,沦落到要被学校开除的地步。

被贴了标签的哪吒和马飞为什么要叛逆?

因为他们渴望被成人世界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他们已经长大了,他们已经有力量了,可以回击和报复被外界加诸身上的种种负面力量。

叛逆期的孩子通常都是迷茫的,因为没有自我认同,没有方向,即使内心充满力量,也依然会迷失。

方向,到底有多重要?

这个世界上,草长得比树快,但树的生命,却是顶天立地的

2、关于爱、信任和目标

哪吒和马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是从他们感受到爱和信任开始,继而有了人生方向和目标。

哪吒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有爸爸李靖、妈妈殷夫人和师傅太乙真人无条件地爱着,信任着。

即使哪吒一出生时,因为抑制不住魔性而咬破了妈妈的手,殷夫人首先关心的也只是哪吒有没有受伤。

她理解儿子的孤独、理解他不被人接纳的痛苦、理解他渴望父母陪伴的心情。

尽管明知自己无法抗衡儿子的魔力,她依然陪着小哪吒踢毽子,嘱咐外面的人们不许叫他“妖怪”,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孩子的自尊心,还想各种办法让哪吒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够开心一点。

另一边,她还得顶替丈夫冲杀在前线,只为给哪吒多积一点福。

至于父亲李靖,这一版本的情节,简直完全颠覆了原著里逼得儿子“割肉剔骨还父债”的形象。

他会一家一家地敲门恳求,邀请不愿意赴宴的城民们参加哪吒的的三岁生日宴会,只为了兑现他对儿子的承诺。

甚至在得知只能用“换命符”的方法来救哪吒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用自己的命来换取哪吒的生,并且在小云云问他“哪吒是你什么人”时,撂下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他是我儿!”

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一个骑着猪的男人,平时贪吃贪睡,感觉特不靠谱,但他懂哪吒,他教哪吒控制与释放身体里的力量,给他山河社稷图,在他心里种下向善的意愿、锄强扶弱的朴素正义感,以及李家人的使命意识……

《银河补习班》里,马皓文告诉儿子“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告诉他:“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听什么,你的脑子要一直想。”

他并不是嘴上轻飘飘地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希望儿子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要认输。

有一幕,马皓文站在堤坝上,面对凶猛的洪水,不顾一切地用喇叭对不确定是否活着的儿子喊:“看看你的周围有什么!想办法,动你的脑子,你能出来,你能出来!”

这句话在关键时候救了马飞一命,他用门板和床单做了一个木筏,让自己从被洪水所困的屋子里逃了出来。

很少父母意识到,他们的“相信”对孩子而言,有多重要。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被信任,并且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事情时,他的成就感,不是来源于他听从了父母的命令,而是他自己做出并执行了负责任的决定,这是他们迈向独立的内心力量的开始。

这种力量,能够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鼓励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事实上,饰演马皓文的邓超,当年因为父母离异、重组家庭,他用叛逆对抗原生家庭的伤痛,打架斗殴,12岁离家出走,跑场子,跳舞,开始赚钱,穿奇装异服、打耳钉、染头发、戴各种首饰,“越异类越好,别人越觉得你可怕越好。越觉得你特立独行越好”。

曾经是学霸的他,彻底变成学渣。转了几次学,老师认定他“就是个社会上的人”,学校要开除他,是他妈妈冲进教室跟老师辩论:我不同意你这样说,我儿子是个好孩子,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而他父亲,则用了“一种软着陆的方法”让他脱离叛逆期,引导他去寻找人生的目标,知道他喜欢跳舞,所以鼓励他去学艺术,还带着他去北京考中戏。

3、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既然父母的爱是那么重要,为什么《哪吒》里的龙王三太子敖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仍然不快乐?

有着“盛世美颜”的敖丙,是全剧里最令人心痛的角色。他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为父族复仇。

尽管父亲和族人们将自己最坚硬的鳞片拿出来做成“万龙甲”护他周全,但这一幕却让人心酸,感觉就像他是“全村的希望”,他们资助他,是希望他拯救他们,继承他们这份“意志”和“心血”。

缺乏自我的敖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不想伤害唯一的朋友哪吒,却被父亲、师傅、族人逼迫着威胁着,甚至道德绑架着去“复仇”。

在这个层面上来讲,龙王的父爱带着满满的功利心,像极了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苦口婆心“我是为你好”。

我相信说这话的时候,很多父母都是很真诚的,也的确发自真心为孩子好,但父母们在自我感动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控制欲。

这样的爱,是带着条件的。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一定会叛逆,他也有可能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好孩子,甚至有可能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学霸,他们将生活上的重压和自我意愿埋在心底里,独自面对现实中的困难,期望用自己的优秀,去偿还父母的爱,这就是敖丙的形象。

幸运的是,敖丙遇到了哪吒,在你死我活的对垒当中,哪吒没有选择痛下杀手,而是告诉这个唯一的朋友: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这是我爹告诉我的道理。

其实,哪吒的原型,就是导演饺子本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弃医从动画”的饺子憋着一口气写出来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饺子爸妈的无条件支持,绝对不会有今天的饺子。

如果你的儿子是名牌医药大学专业,却想改行学动画,你会同意吗?

饺子的爸妈同意了!

最初弃医转行,旁人冷嘲热讽,饺子的爸妈却花了大钱给他买高配置的电脑。

后来父亲去世,已经成为家里经济顶梁柱的饺子却想辞职专心做一部能打响名堂的作品,妈妈竟然继续毫无怨言地支持他,用每个月仅1000元的退休金,支撑两母子的日常生活,并且照顾饺子的饮食起居。

所以,饺子在电影大热后的采访里说: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没有他们的开明豁达,我不可能轻易转行;

没有父母的无私支持,我不可能不放下梦想,为五斗米折腰;

没有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我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短片制作中。

幸好,饺子的爸妈没有用父母的权威,用一句“我是为你好”,抹杀饺子的所有想法。

这样,才有了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临》——目前票房已超过25亿,被誉为国漫崛起的国漫之光。

看到这里,回到文章开头,引导哪吒和马飞做出正确选择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拯救叛逆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你知道了吗?

是无条件的爱,信任,和他们发自心底的目标!

借用马皓文对儿子马飞说的那句话:“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本文出处为“好爸妈在线”,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CC姐

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转载文章时请勿修改内容,侵权自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