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保持自我
我觉得这一个月对《教学勇气》的阅读,我教学的勇气没有增加,但是想真正做一件事的勇气倒是增加了不少。
所以,我看这本教学的勇气的时候,边看,边想着跟丁老师的工作室走下去的勇气,忽然觉得那么枯燥的文字突然变得有趣起来了。
作者说,教学当中要找到自我,和保持自我的完整性。
那就相当于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自我。
在工作室的学习和成长中保持自我是什么意思呢?对某一个微课选题,我喜欢一种方法,我就多考虑如何从极简技术的角度能不能做的更好,能不用函数尽量不用,能不涉及繁琐的代码尽量不用,一切追求至简。因为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针对同一个问题,解决方法五花八门,我要保持自我,我的做法追求简单,那就是我能吸引的观者也是追求极简的。
所以,如果觉得我的做法太简单的人是编程大神,觉得我的技术很LOW,如果觉得我的方法简单高效易上手的人,那就觉得我的方法至简高效。
同样道理,每个老师,按照自己的自我上课,基本上都会吸粉无数,但也会收获一些黑粉,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你这种风格。甚至会脱粉。
但是,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
比如我是化学专业老师,我偏偏是又涉猎信息技术多一些,做生涯规划,做高考志愿填报的。那我有可能就会“精神”分裂。为什么呢?因为我在工作的时候,我要做信息技术方面的考量,上课的时候,又要给学生生涯方面的指导。高考季的时候,又要做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导。
所以,如何保持自己完整性,而不会变成精神分裂症呢?我就可以研究,如何把我的所知所会多重结合,没准会更好;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这就是保持自我的完整性。
那么接下来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太自我,也不能完全照搬教案,教参的那种套路。
完全照搬套路,那就相当于机器。现在机器越来越发达了,人工智能能替代一半以上的人工了,那你完全照搬某一些教学套路,没有感情,就像是机器做出来的饭一样,机器安慰你不要悲伤一样,你如果是受众,你就会觉得你没有被认真对待。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的解说,每一道菜,食物,新鲜食材,都是有生命力,都是有灵魂。
我们不喜欢吃没有生命力,没有灵魂的食物。
所以,做微课还是上课,都不能没有自我,没有生命力,没有灵魂。
接着作者说,教学的恐惧感。
作为教师,我也时常会有恐惧感,今天的课是不是讲多了,是不是发挥失常了,该说的地方是不是没说,不该说的一堆废话。
我还恐惧什么呢?做好一节微课,会收到各种烽烟评论怎么去面对。
其实说恐惧,我宁愿换一个词,叫敬畏,敬畏我们在工作室宣传信息技术达济天下的那份初心。
有时候,你看到每一节课播放次数再涨,很多老师看完了不点赞不评论,你以为他对你的课程不满意,浪费他的时间了,其实他是看的入迷了,惊叹你的技术,忘记了评论。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我能理解的部分,其实都是通用的道理,通用的矛盾,通俗易懂,没有给出答案,其实还是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找出路,他的问题是通用的,他的答案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