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了,也就理解了
读友友发的文章,知道许多地方最近几个月都出现了居民需要临时性不能出门的情况。俺在申城,目前也有局部区域此起彼伏地不能出门或限制性出门,就俺所在的小区而言,近期就再次体验了。不过,这些与在上半年尤其是3-5月持续60、70天的全域性不能出门,局部区域甚至达到80、90天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在那个时候,2400多万申城市民除了每个人要承受包括饮食起居特别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方面的现实困难,还有部分人要承受就医、就业、上课、返乡等方面的困扰。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申城城市形象也遭受了重创,加油者少,质疑者、责难者、谩骂者多,似乎申城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于是自申城返乡回家的人也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也经历了相同或类似的境遇后,纷纷表示终于理解了申城百姓上半年所经历的一切。其实,一般老百姓所难以承受的苦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不是预期中的,而是预期外的;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各方面叠加的。一般来说,三五天抑或十几天,都算预期中的,忍一忍,很快就会过去,而三五十天乃至更长,似乎遥遥无期,那对许多人而言就如坐针毡。
为什么之前不能理解或难以理解的事情,现在却能够理解呢?我看就是体验起了作用。很多方面,要产生同理心和同情心,感同身受是很重要的一环。常言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育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说的就是体验与理解的关系。
在认知与理解之间,体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有了体验,可能形成深刻理解;没有体验,很可能只是一知半解。10月16日,听二十大报告,里面就有“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句话,前半句说的就是体验之于理解的重要性。
体验指的是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也可以是指亲身耳闻目睹的过程。通过实地观察、切身体验,能够使得我们获得真实、客观的认识,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现在在许多场域都在强调体验,比如体验式教育、体验式营销、用户(客户)体验、沉浸式体验等。就说用户体验吧,咱们在简书写文或涂鸦,每个用户在持续的过程中对它的点点滴滴也会有相应的体验感,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一个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
我们知道,认知影响判断进而影响行为,可见认知是基础。但是,认知结构的拓展、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学习、阅读和实践相关。一个人如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见自然增长,视野自然开阔。反之,闭目塞听,没有切实体会,认知必然偏颇,或产生错觉,或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淖,倘若自以为是,小则误己,大则误国。所以,当家主事者,必须学有所长,才不至于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颠覆性错误。此外,《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交游广泛也是拓展认知领域的途径。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而世间万物、百业百工很难在各方面亲力亲为。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主要是依靠阅读间接地、快速地、系统地获得知识,以填充自己的认知结构。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还难以获得真实的、深刻的认识,那就需要社会实践,也就是体验。有些老外没有到咱们这里实地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就胡说八道,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出于偏见。再比如,海峡两边能够走动2008年就开始了,但岛内一些所谓名嘴公开说我们连榨菜、茶叶蛋都吃不起,也是要么蠢,要么坏。
现在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普及后也扩张了人的视野,是不是一定会形成正确的认知?我看不一定。首先,存在选择性认知问题,人为忽略了他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其次,不读书的人,容易上人的当,而读书多的人,容易上书的当;第三,守着深宅大院,守着象牙塔,上不接天宇,下不接地气,获得的感知必然是比较浅表的。就好比走马观花,它就要比只是看图片的所谓云游要强得多。再比如,不在江河里扑腾,对着视频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当然,囿于时间、精力、身份、角色、经济条件等各种原因,有许多场景是无法亲身体验的,抑或无法深入体验。正因为此,我们往往是雾里看花,看不真切,所形成的见解或观点往往也是不得要领,甚至谬以千里。有许多情况下,在虚拟空间获得的认知与现实空间的实际情况会有比较大的出入。事实上,即使是亲临其境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远非事物的全貌,更何况是虚拟空间里道听途说的呢?
从这个意义看,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只要不是被他人普遍公认的事理,不是反映了事物全貌和本质的事态,就不要轻易发言。不然,要么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要么是别出心裁,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