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来源于感受
真实来自于自己的感受,如果展现全部带来不舒适,那么伪装即真实。
刻意的真实是对自己认识的不深刻和对他人的强求。
自己的感受只有自己能知道,不需要理解,也不用自我否认。
同样,我们不是别人,每个人只能感知自己,觉察自己,没有能力去推测和评价他人。
所以不评判,想法不是行为,评判带来虚假的满足或痛苦,带来各种矛盾以及心理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真实的,想要活的舒服,就要接纳全部的自己,首先得了解全部的自己,包括感知潜意识。
我们活着,感受自己的感受,即使难过,愤怒,自卑源于他人的评价,但内心感受来自于自己主观意识的加工。
当我看见一个杯子,我会有用它喝水的念头,或者将它摔碎的想法。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结果是喝水,摔碎,还是走开呢?这才影响到我的生活。
感受产生驱动力,发生的事,存在的个体,如何去看待,取决于自己。
再谈谈在意,在意别人的评价,表扬或者批评,学校的赏罚机制,父母,同学关系,不是别人在左右你,是自己的感受看法产生结果。
人生要活出个什么姿态呢?该怎样就怎样,最好的状态是“顺其自然”——怎么舒服怎么来,假如难受更加让你好受,那为什么要强求乐观?如果自卑带来安全感,那么我为什么要逼着自己站在人群面前?如果名利带给我最大的满足,那我为什么压抑自己的欲望?
真实来源于你本身的感受,而不真实来源于强求。
但如果现状是糟糕的,我难道不改变,强求知足吗?
“顺其自然”的后一句叫做“为所当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做什么现在就去做吧。
改变始于接纳,只有面对现实,接纳现状,才能改变糟糕的当下或者自身的不足。
心态上接纳,而如果不满足的话,就付诸行动,当下便去努力吧!
以让自己舒适作为评价生活的标准的话,怎么活的更好,就要学会感知自己的想法,甚至潜意识,追随感受的来源,是原生家庭?童年时期某一件事情?
有因必有果,现在处事的三观和行为,源于童年时,乃至婴儿时期的看见和感知。而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往往投射到我们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中。
另外,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行为,言语以及情绪,很大程度造成现在我们情绪的模式,处事方式。(详细的之前的文章提到过,之后也会涉及)
真实,需要正确全面地了解自己,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想法,如何去行动,与旁人无关。
只有当拥有了自己,接纳了自己,你才会发现生活很充实,生命很丰盛;哪怕身处低谷,失意痛苦,也绝不会绝望。把握了自己情绪的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就有浑身的能量驱使你去行动,克服阻碍。
如果许个愿,我希望余生能够舒适,活出它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