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杂文小品

外来的干部

2024-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岁月流转

多年前,某家银行的省行,来了一个南方的一把手。他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对手下的干部很不满意,感觉要想彻底改变落后的面貌,只有大面积更换干部,所谓换脑筋才能换思想。于是在总行的支持下,大批干部被抽调过来,担任各市分行的一把手和省行机关部室的处长。而被替换下来的干部,则被安排到南方各市任副职,去学习先进行的经验。然而,数年后,改革的效果并不如预期,交流的干部各回各地,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南方来的一把手很是失望,感觉这么大的举措都没有效果,这个单位是没救了。

或许,他没有研究过“鸡群效应”,也没有认识到“入乡随俗”的强大力量。一个地区的地方文化和思维理念根深蒂固,并非轻易能够改变,如果没有当地人的支持与配合,一个外来干部很难有所作为。他要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顺应当地文化,以此获得认同,但自己的理念得不到充分实现;要么坚持己见,按照自己的想法干,则可能面临孤立无援的局面。无论哪种情况,他的能力都不会得到充分发挥,也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

外来的干部并非不够优秀,只是他们的能力是在特有的环境下练就的,来到北方难免会有些水土不服,也很难复制在南方的成功经验。还有个别干部,把到北方任职当做职场镀金,或进一步升迁的跳板,工作上没有长远打算,出台的许多政策措施都显得急功近利,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所以也就很难力挽狂澜。

中央当年在香港回归谈判中提出了“港人治港”的主张,不是向英国当局做出的让步,而是为了规避这种“鸡群效应”,确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由此可见,选拔和任用熟悉本地情况的干部,才是解决本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