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

深夜12点小学生家长问老师睡了吗,结果群里炸锅了

2019-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INSTALLLER

胡不归青年旅舍

不少人说,便于家校沟通的微信群逐渐成了“焦虑群”、“攀比群”、“马屁群”,甚至是“广告群”。

胡不归

有人说,家校微信群正在成为大家又爱又恨的存在:“爱”是因为它的方便,“恨”是因为它太方便了。不少老师说:“有了微信群,每天都像是在开家长会。”还有家长表示:“每天看沟通群的时候提心吊胆,消息太多,头都炸了。”

家校群,本是个更利于沟通的平台,但为啥有时却讨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好呢?

小学班级群,小学生家长在深夜给老师发了一条微信,群瞬间炸了!

微信是这样发的

“老师都睡了,作业那么多,我闺女却还没睡觉”。

群内的有些家长看到以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七嘴八舌地都开始抱怨起来,孩子经常也是熬夜写作业,作业写不完还会被罚。

不过,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挑事儿”的家长直接被老师踢出群了。

家校沟通群,有不少家长表示有些焦虑

有不少网友看到以后深表同感,对于这个家长的“壮举”都非常支持,毕竟,一般情况下许多家长为了孩子都是敢怒不敢言。

有网友说,这家长太牛了,虽然老师也很辛苦了,但是现在小学生作业不仅多,还要求家长检查、批改,平常老师要求参加课后补习班,也不敢说不参加,孩子苦家长也苦啊。

还有很多网友说,虽然家长发言欠妥,不过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老师的做法有些欠考虑了,都是为了孩子,家长和老师没必要搞得剑拔弩张。

一条微信,为什么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其实不在于表达的方式,而在于这

个父亲纠结的内容:到了十二点,孩子仍然在做作业。

一方面是作业不得不做,另一方面是孩子的健康不得不保。孰重孰轻?舍一头都不行。这是父母的纠结。

一方面是要承担教师之责,严格要求孩子;另一方面又面对减负的要求和指责。作为普通的老师不得不承担着教育体制弊病的替罪羊的角色。

无论父母还是老师,似是矛盾却又共同承担教育孩子之责,似是作业多寡之争,却是内心纠结的反应。进则损孩子的健康和全面发展,退则减损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竞争力。进亦难,退亦难。

是家长的矫情,还是军备竞赛的焦虑

不得不承认,当下的教育困境是全社会的痛。单说家庭作业,多少又能算多,多少又能算少?对哪些孩子算多,对哪些孩子算少?仅仅这个小问题,争论了几十年,也尝试了许多办法,基本无解。

家庭作业如同在校时间,多也是不对,因为是增负,减少了孩子玩耍的时间和所谓素质教育时间;少也不对,因为是摆脱了责任,徒增了孩子玩耍时间,增加了校外补习班的可乘之机。

试想,如果那个老师减少了家庭作业,让孩子能够八点之前就可以完成。势必就有家长开始叫喊,为什么其它班的老师布置那么多作业,你这个老师怎么如此不负责任?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你这个老师应当负责。

教育改革进退两难的困境,集中的聚集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左右颠簸。素质成了口号——喊起来响,就是不做更不知怎么做;应试成了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学历的军备竞赛是这一纠结的表层原因,但隐藏着真实的社会认知逻辑:高学历——高薪水——高社会尊重——高生活质量。

这一逻辑又有教育资源不均导致的激烈竞争现实逻辑相配合: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双一流大学——名牌大学高学历

前者是认知的逻辑,后者是现实的利益逻辑和筛选逻辑,两个逻辑链条紧紧绞合一起。无人能够掰开,只能顺从。但顺从又不得不受到可怕的损失,担当可怕的后果:孩子的健康受损怎么办?孩子抑郁了怎么办?焦虑由此而生,怜悯由此而生。

纠结自此而生,因为无解。

忿恨只能指向老师,因为无解。

扩招成了落榜生的障眼法,学历军备竞赛成了缓解矛盾的缓释剂和制造公平的麻醉药。

既然前面的路不知道怎么样,何不投入激烈的眼前竞争呢?看未来十年又有何意义。教育的囚徒困境导致最佳的办法就是不管教育目的的激烈竞争:老师与老师竞争全班平均成绩,学生与学生竞争分数,父母与父母竞争孩子。

于是,沉醉于当下的竞争最起码可以让人心安。至于孩子的长远和全面素质发展,毕竟太空、太虚。留到出问题时再解决吧。这就是大多数老师和父母的想法。

如何突出重围,很难。从上至下都一直再寻找解困之道,药方何在?

但别忘记,你的孩子不是小白鼠,父母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选择权在自己。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尊重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惩罚的时间必将到来,到时哭都来不急。

从这点意义而论,孩子的命运掌握在他的父母手里,怨天天不应,尤人人不理,只能靠自己。

点击这里永久获取1700T资源

点击这里永久获取百度文库会员

点击这里获取学而思小学全年级奥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