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人文社科

鹤年堂和严嵩、戚继光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今天就来告诉你!

2018-06-27  本文已影响6人  4eacf1f3e3bf

文|尹俊淇

全文4355字,预计阅读18分钟

“老字号”最令北京人津津乐道。但目前北京所谓老字号者,大都是百年前乃至几十年前出现的,若以时间先后计,在北京城中,要首推位于菜市口的“鹤年堂”了。

创始人

大诗人丁鹤年

号友鹤山人,博学广文,精通诗律,是元末明初很有影响的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元西域人华化考》中记载:“萨都剌之后,回回诗人首推丁鹤年。”

养生大家丁鹤年

出生在元朝皇封贵族世代精通回汉医学和养生学,其祖父曷老丁以“善药食(药膳)、长乐饮(保健药汤)”而闻名于大都。丁鹤年承家风,深得回汉医药之精髓,养生之真谛,创建养生鹤年堂,在中医药养生领域建树颇丰,本人虽历经磨难,仍鹤发童颜,90岁高龄才驾鹤西游。鹤年堂养生法传承600年而不衰,成为养生老字号,中华第一家。

大孝子丁鹤年

丁鹤年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详细记载了鹤年堂创始人丁鹤年回乡安葬父母遗骨的经过,诗开篇就赞叹道“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店名的由来

1405年(明永乐三年),丁鹤年游历北京时,在回回人聚居地牛街附近的菜市口,创建鹤年堂,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内含《淮南子.说林》中“鹤寿百岁,以极其游”的意思,同时也取汉族民俗“松鹤延年”之意,表明了他开办医药铺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健康长寿,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丁鹤年以七十高龄开办鹤年堂,既体现出他作为一代诗人特有的激情豪放,也饱含儒学之士命忧天下之风骨,有着强烈的大丈夫当做以兴天下的大事而流芳百世的追求。丁鹤年作为中医药养生大家开办鹤年堂,悬壶济世,以医术救助苍生,为天下人解除病痛,希望鹤年堂得以长生,也能使自己名留千古。

历代掌门人

鹤年堂历史传承

丁鹤年家族120年(1405—1525年)共承袭四代

曹蒲飒家族230年(1525—1755年)共承袭七代

王圣一家族172年(1755—1927年)共承袭四代

刘一峰家族2 9年(1927—1956年)共承袭两代

历史节点上的鹤年堂

创建:北京鹤年堂成立于1405年(明永乐三年),是由元末明初著名回回诗人、医学养生大家丁鹤年创建的。鹤年堂原址座落在现宣武区菜市口大街铁门胡同迤西路北,骡马市大街西口,与丞相胡同相对,与回民聚居的牛街相邻。鹤年堂是真正的“老北京”,它比故宫和天坛要早十五年,更要比地坛早一百二十五年。

易主:曹蒲飒出生于御医世家,其先祖为宋徽宗是太医局提举(院长)、《圣济总录》的总撰官曹孝忠。1509年,曹蒲飒经过层层严格考试,子承祖业,被选拔到太医院当八品御医。1525年,他从太医院离职,入主了鹤年堂。

明嘉靖年间(1556年前后),鹤年堂曾相继开设了五家分号,遂有“五鹤朝天”之称,老店作为总店仍在菜市口原址,严嵩之子严世藩题匾“西鹤年堂”。

传承:乾隆十九年(公元1755年),已在北京医药养生界声名鹊起的王圣一,接手专为宫廷后宫提供养生食疗配方和食材的北京养生老字号、创立于明永乐年间的鹤年堂。

自王圣一之后一百多年,王圣一家族三代,又先后为乾隆、嘉庆、道光、慈禧等皇帝、太后供奉中医药养生食疗配方和服务。

鼎盛:1929年,刘一峰执掌时期,曾在东安市场开设分店;1935年,又在西单开设了分店,在陶然亭首建了鹿苑和药圃,;1936年还在西安开设了分店。公私合营前,鹤年堂在北京拥有菜市口总店、生产厂、东安市场分号、西单分号、陶然亭鹿苑、药圃等。

合营:1956年公私合营初期,鹤年堂继续延续原有资产经营,总店仍在菜市口。1958年陶然亭地区城市改造,建立陶然亭公园,陶然亭鹿苑和药圃被关闭撤消。同一时期,东安市场分号和西单分号、中药生产厂又从鹤年堂的资产中划出,只剩下鹤年堂菜市口总店。

鹤年堂先后归属于北京市药材公司、宣武区一商局(即后来的宣武区百货管理处、宣武区百货公司)、宣武区医药药材总公司。

更名:鹤年堂在“文革”中改名为“人民中药店”,文革后更名为“宣武区菜市口中药店”。

复名:文革后恢复鹤年堂字号。

新生:在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鹤年堂充分发挥中华老字号的优势,溯根源、挖祖方、重文化、求创新、树品牌,大力宏扬五千年中医药养生文化,开始了二次创业的历程。

1997年8月,在医药药材总公司的领导下,实现资产重组,将原鹤年堂药品经营公司,原广安门中西药品批发站,原牛街口药品批发站合并为现在的“北京市鹤年堂药品经营公司”,注册商标为"鹤年堂"鹤年堂药品经营公司是全资国有企业,经营方式为批发兼零售,经营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制剂、医疗器械等,该公司30人具有医药药学职称。

2002年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组建北京鹤年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任董事长为王胜利,董事长一职后由臧东坡担任。

如今鹤年堂已发展成包括鹤年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鹤年堂中医药(养生)研究院、鹤年堂中医门诊、老年病防治中心、鹤年堂连锁药店、鹤年堂(吉林)参茸制品有限公司、鹤年堂(广东)中药材批发中心、鹤年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鹤年堂健康饮品公司、鹤年养生品牌推广项目管理机构等以中医药产业为龙头、以养生保健项目和产品为主,具有集团优势的综合性健康养生产业集团的发展之路。

品牌文化上的鹤年堂

据北京市志载:“本市药业最久、声誉最着者,若鹤年堂……起于明。”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出自御医之家的丁、曹、王、刘四大家族在创建和继承鹤年堂的同时,对中华传统医药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追求,并以医术精湛、药力独到、养生有方名噪海内外,更成为历代医家妙手施乾坤的殿堂。

因此,在民间素有“丸散膏丹同仁堂,汤剂饮片鹤年堂”的美誉,而明朝名臣杨椒山盛赞鹤年堂的楹联“欲求养性延年物,须向兼收并蓄家”亦流传至今,寓意在鹤年堂名医会聚、名药云集,名方荟萃。

鹤年堂已经挖掘整理了108种药膳、138种药粥、36种药酒、82种药汤等,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宫廷秘方和民间验方,组合成益寿药膳、滋补肺阴药膳等不同系列产品,像明嘉靖年间的“长生不老鹤年春酒”、万历年间的“秘制鹤年四宝酒”等都是鹤年堂独有的产品优势。

继承历史,开创未来,如今的鹤年堂正蓄势待发,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三年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更是直指打造成中国中药养生行业的强势企业。

历史典故里的鹤年堂

鹤年堂与菜市口

早在盛唐时期,菜市口所在的广安门内大街当时叫檀州街,是幽州城的闹市区。

到了明清,外省人士进北京城主要有两条路:水路是京杭大运河过通州进北京;陆路是京汉路沿线过卢沟桥由广安门进北京城,一进广安门就是菜市口,所以这里客栈会馆云集,商铺茶楼林立,终日行人不断,热闹非凡。

据杨懋建在《京生杂录中》描述:“宣武门外大街南行近菜市口,有财神会馆;少东铁门有文昌会馆,皆为宴集之所,西城命酒征歌者,多在此,皆戏园也”。

鹤年堂就位于菜市口大街路北,属于中心地段,而门前正匾“鹤年堂”三个大字又为明朝首辅、权倾朝野的严嵩亲笔题字,招牌醒目,于是自然成了进入北京最明显的标志,以至人们介绍进京之路时,常把鹤年堂作为方位物:过了卢沟桥就是广安门,过了广安门,看见鹤年堂就算进了北京城了。

菜市口后成为其“刑人于市,与众弃之”的法场。肃顺、“戊戌变法”中的“六君子”、据说明朝良臣杨继盛都是在菜市口鹤年堂前被杀。

每逢官府要杀人的前一天,鹤年堂都会被告之:明日行差,准备酒食,切勿外传,日后付款。到了第二日,药铺要关门停业,监斩官、刽子手们先集中在鹤年堂时大吃大喝一顿,酒足饭饱后,在鹤年堂门口放好监斩台,午时三刻一到,监斩官朱笔一圈,顷刻间人头落地。

因此,“鹤年堂前讨刀伤药——死到临头”就成了老北京的一句俚语。

鹤年堂与严嵩

1525年,曹蒲飒从太医院离职,入主了已名噪京师上百年的中医药养生老字号-鹤年堂。入主伊始,曹蒲飒就起早贪黑地为患者诊脉、开方、配药,而对一些无钱抓药的患者还无偿送药。这一切,被一位青年才俊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位青年才俊就是日后飞黄腾达、嘉靖年间当了20多年首辅(宰相)的严嵩。

1525年,时年25岁的他任南京翰林院侍读,来京公干,正住在离鹤年堂不远的菜市口东南的江苏会馆。有一次,严嵩感染了风寒,略懂点医术的他自己开方抓几副药,吃后不仅不见好,反而更加重了,严嵩只好来到鹤年堂诊治。

曹蒲飒经过诊脉,判定严嵩为恶寒重,曹蒲飒建议严嵩用食疗方法,曹蒲飒看到严嵩单身一人来京,煮粥恐有不便,便在店里熬好,派店里伙计给严嵩送去,仅服用三、四天,严嵩的风寒感冒症状全部消失。由此,严嵩与曹蒲飒成为莫逆之交。

无以回报的严嵩看到曹蒲飒店门上的牌匾经过上百年的风吹雨打,已破蚀不堪,主动提出要为鹤年堂重写匾额。

鹤年堂原来的匾额是创始人、元末明初的大诗人、医药养生学家丁鹤年自题的,颇有风骨。如果是一般人想重题,曹蒲飒还不一定愿意。而严嵩何许人也?8岁称“书法神童”,16岁江西全省统考第三十八名,20岁时已是全国知名的书法家,曹蒲飒也是求之不得!

严嵩题写的“鹤年堂”三个字,自成一体,用后世名家的话说,就是“苍老精悍,笔如屈铁,诚非近今临池家所能及也”。曹蒲飒命人刻成金箔面凸体黑字巨匾,匾长六尺有余,宽三尺,字满二尺,世传至今,被列为国家珍贵文物,曾在首都历史博物馆展出。

严嵩自与鹤年堂结下题匾之缘后,与鹤年堂主人曹蒲飒来往多了起来。30多年间,严嵩官至首辅(宰相),其本人和家眷的用药、药膳、药酒一直由鹤年堂配制。

鹤年堂与戚继光

明嘉靖年间,倭寇横行。嘉靖三十四年(1555),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佥书,不久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古代打仗,刀伤者尤众,所以,军队出征都要携带大量的急救药和刀伤药。

在明朝军队里,鹤年堂精制的“白鹤保命丹”被称为“神药”,必不可少。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转战闽粤沿海各地,痛击倭寇,而鹤年堂的“白鹤保命丹”也在戚家军征战倭寇的历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救治了成千上万的抗倭勇士。

在鹤年堂,戚继光多次亲眼观看过药工们炮制中药饮片的过程,深为鹤年堂药工们繁复而精湛的手法和工艺所折服,提笔写下了“撷披赤箭青芝品,制式灵枢玉版篇”的褒颂楹联。在御边之余,深谙养生之道的戚继光还常常和曹蒲飒、曹永利父子探讨药膳食疗之道,题写“调元气”“养太和”,以为鹤年堂中医药养生之精髓。

京华老字号,荣耀北京的名片

如果您是“京华老字号”的传承人,如果您有“京华老字号”珍贵的历史材料,如果您对“京华老字号”的发展有独到的建议,如果您想对“京华老字号”说几句知心话、贴心话、热乎话……总之,只要你热爱“京华老字号”,希望“京华老字号”青春不老,请与中国食品品牌研究院联系。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创造“京华老字号”在新时代的新传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