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清风党建研究

长征?长征!

2018-05-14  本文已影响2人  清風徐来_9dc6

        长征,记录着80多年前那段艰苦卓绝、波澜壮阔,可歌可泣、光照千秋的艰辛岁月。它所散发的精神之光,时至今日仍让人如饮醍醐、回味悠深。

  1934年10月10日晚,瑞金大地在茫茫夜色覆盖中格外沉寂幽深。极目远眺,乌云如墨;夜色漫漫,长亭惜别,残破农舍里那如豆的微光似乎还映照着亲人苦涩的脸庞,战马那声声悲怆的嘶鸣,不知惊落了多少母亲和妻儿的泪滴。风萧萧兮易水寒,多少年轻的生命从此倒在了筚路蓝缕、凶险莫测的漫漫征途。

  1934年11月27日,湘江之畔,长征路上决定党和民族命运最关键、最凶险的一战拉开帷幕,中央红军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短兵相接,战局异常惨烈悲壮。29岁的师长陈树湘负伤被俘,这个铁血汉子宁可死、不苟活,生生从腹部伤口处扯断了自己的肠子,以身殉职。

  那一战,红三十四师政委程翠霖、红五师参谋长胡震、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14名团以上干部倒在了湘江两岸,好几万红军将士的鲜血使清澈的湘江水变成了红色……

        然而,正是那场战斗,唤醒了这支在迷茫中摸索前行的队伍,他们从未如此急切地期盼正确的领导,带领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40天后的遵义会议,毛泽东同志重新执掌红军。从那以后,红军创造了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一个个战争史上的神话。

  一路铿锵激扬,一路大爱无声。最感人的画面,却始终没有定格。大家耳熟能详的七根火柴的红军战士,冻僵了的军需处长,钓鱼做汤的班长……每一段故事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为信仰而奋斗。他们没有沙场厮杀的英勇壮举,却有感人至深的滚烫情怀,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翻开尘封的长征记忆,那些质朴的情感还深深地埋藏在《红军长征随军见闻录》《红星照耀中国》《地球上的红飘带》等一大批以长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里,还有来自“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战斗诗篇。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转战大江南北14个省份、突破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徒步行军两万五千里的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因为他们深知,苦难深重的中国已承受不起哪怕再小一次丧权辱国的后果,只有用鲜血和生命去抗争去改变,人民才有可能脱离水深火热的生活。正是抱定这样的信念,红军将士用忠贞不渝的信仰、前仆后继的牺牲、空腹赤脚的坚持,一步一步地书写出了一部彪炳史册的英雄史诗。

  长征胜利了,它的意义远不止战略格局的彻底扭转,更在于信仰追求的淬火加钢。从此以后,希望之光照亮神州大地,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迎来黎明前的曙光。八年抗战,赶走倭寇,攻辽沈、打平津、战淮海,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蒋家王朝望风而去,旧貌残颜一时而新,苦难中国获得新生。

        今天,“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警示振聋发聩、引人警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叮嘱如出征号令响在耳畔。当下,全党又将开始一场新的长征。

  正如伟大的成功惟其苦痛而伟大。身为长征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我们将重整行装再出发,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

长征?长征! 长征?长征! 长征?长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