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读书心得:成年早期的心理社会发展,亲密关系最
《发展心理学》第14章,成年早期的心理社会发展。正如开篇的一句话,埃里克弗洛姆在《健全社会》书中写道:“每个成年人都需要温暖的庇护所,需的方式可能与孩子们的类似,亦或迥异”。开篇的焦点人物,聚焦美丽的女演员英格丽褒曼,她的故事富有戏剧性,向我们揭示了文化变迁对个体态度行为的影响。当今同居、婚外性行为、离婚和私生子这些现象变得普越来越普遍,但我们还是要完成本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建立牢固的亲密关系,用友谊和爱情。
20~40岁,当人们的身体停止生长的时候,人格是否也会随之停止,他是否还会贯穿人的一生发展下去,成长的方式和亲密关系是如何在近几十年之中发生变化的,在这一章中作者带我们探索这些问题,他们将会考察成年早期的性生活方式;结婚同居或保持单身;是否要生育孩子;发展和保持友谊。
作者给出了成年早期人格发展的4种研究方法,标准化阶段模型,事件时序模型,特制模型和类型学模型。
标准化阶段模型认为成年人的人格发展遵循与年龄相关的心理社会变化的基本顺序,这些变化是常规的适用于大多数人,并且按时经过阶段相继出现,有时会以情绪危机为突出的特点,而这种危机正是为进一步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是成年早期的主要问题,他认为如果年轻人不能对他人做出深刻的个人承诺,他们就可能会变得过分的孤僻和自恋。然而他确实也需要一点空间来自我反省,等年轻人处理亲密关系,竞争感,距离感,等冲突需求时,他们会发展出一种伦理观。埃里克森将之视为成人的标志。亲密关系要求牺牲和承诺,有些年轻人在青少年时期已建立强烈的自我感,他们已准备好将自己的自我同一性与另外一个人相结合。如果这个阶段亲密和孤独冲突,就会发展出来爱的美德及伴侣之间的相互奉献,他们选择共同生活孕育孩子,并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事件时序模型。这种模型的没有将人格发展当成年龄的函数,而是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有赖于人们生活中特定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如果生活时间准时发生,那么人格就会发展顺利,否则就可能会招致压力,压力可能来自一件预料之外的事件,如世叶离婚也可能来自于某事件不合时宜的发生,或者由于预期的事件没有发生,比如说结婚或者就业。不同人格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生活事件所做的反应,甚至可能会影响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比如坚强的人可能会比那些过度焦虑人提早经历成人过渡期和一些任务生活时间,因为焦虑者可能会推迟建立,推迟职业就业的选择。这种观点导致有人40岁才为人父母,也有人40岁当上了祖父母,有人50岁退休,有人75岁还在上班,有人60岁穿着牛仔裤,也有人30岁就当了领导等等,这种年龄常模范围的拓展破坏了生活事件的发生时间的可预测性,而恰是事件时序模型理论的基础。他强调了个体生命的全程发展观,并挑战了统一模式下与年龄相关的发展变化观。
特质模型理论,寻找的是人格特质的变化和稳定性,科斯特和麦克雷建立了并验证了一个5因素的模型,即所谓的“大五”人格,大五指的是一神经质、二外倾性、三开放性、四宜人性、五尽责性。每个方面呢,都包括了一些人格特质。“神经质”的人格包含了焦虑、敌对、抑郁、自我意识、冲动、易感性;“外倾性”也包括了6个方面,热情、合群、自信、活动性、寻求刺激、积极情绪;“开放性”人格往往乐于尝试新事物,接受新观点;“尽责性”的人格往往是成功者,他们尽职尽责,有条不紊,各守本分,深谋远虑,遵纪守法;“宜人性”的人格通常值得信赖,为人坦率,乐于助人,温顺服从,谦虚正派,并且易摇摆。在美国进行的研究确实揭示了从青春期到30岁之间,这5种因素都存在着明显的变化,而之后变化趋缓,“宜人性”和“尽责性”在成年期普遍升高,而“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则下降,这些与年龄相关的变化似乎是普遍存在的。在德国和美国进行一项研究,选取了25~65岁有代表性的成人样本,发现“大五人格”与个体的主观健康感和主观幸福感相关。“尽责性”与对长寿有益的健康行为相关。不同的“大五”特质也与婚姻满意度、亲子关系、人格障碍相关。这一研究工作为人格的持续性发展,尤其是个体30岁以后的人格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例证,但这种模型呢,也遭到了批评,情景主义理论指出经验因因素如社会角色,生活世界社会环境对人格有影响,巴尔特斯的毕生发展观认为人格在毕生都显示出相当大的可塑性。
类型学模型,布莱克是这方面研究的先驱,人格类型的研究通常把人格视为功能性的,整体,目的是补充和拓展人格特质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些基本的人格类型,例如自我韧性,过分约束和自控性弱。“自我韧性”强的人适应性强,自信独立,能言善辩,注意力集中,乐于助人,喜欢合作,并且关注任务解决。“过分约束”的人害羞,安静,焦虑,依赖他人,他们倾向于独自思考回避冲突,他们最容易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自控性弱”的人活跃,精力充沛,冲动顽固,并且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种模型在同年期确认的人格类型,可以预测他们的发展曲线或长期的行为模式,但一些关键事件的发生,仍然可能会改变他们毕生的发展过程,比如参军,或者是结婚,或者是工作等会给他们带来更乐观更积极的影响结果。
4种模型代表我们认知人格的不同方法,其实不同的方法都是有其借鉴的地方。多种方法也将人格发展进行整合。支持人格稳定性或变化性的研究者们习惯为各自的立场辩护,但显然人格发展既有稳定性也有变化性。但个体的发展受到诸如性别、学业能力、早期对教育的态度,青少年晚期的期望和社会等级的影响。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延长了自己的教育年限,推迟了为人父母的时间,而这些通常是未来成功和当前幸福的关键。
亲密关系被埃里克森称为成年早期的关键任务,形成强烈、稳定、亲密和相互体贴的关系的需求是人类行为的有力动机。成年早期的亲密关系不外乎友谊、爱情和为人父母。友谊往往以工作和养育子女活动为中心分享信任和建议,一些友谊非常亲密并且具有支持作用,另一些则以平凡的冲突为特点,一些朋友有许多共同的兴趣,另一些则基于某一种共同的兴趣,一些友谊持续生另一些友谊则非常短暂,有些最好的友谊比情侣和配偶关系还要稳定。而爱情就相对来说复杂一些,斯登伯格有一个亚理论叫爱情的三元亚理论,即爱情有三个成分组成亲密、激情和承诺。但是爱情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一帆风顺或简单,好,这里面包含了婚前婚外婚后的性行为,谈了非婚或已婚的生活方式,包含了单身生活,同性恋同居生活。以及结婚、离婚的情况。为人父母,当今的家庭已经和从前的大家庭不同,当下的社会的低收益率低生育率让一部分人能为人父母。双职工夫妻为人父母有可能会应对更多的挑战。
当我们成年早期与朋友、爱人、配偶和孩子形成稳定的连接,往往贯穿人的一生,并且影响中年或成年晚期的发展,人们在较成熟的岁月里所经历的变化也影响着彼此的关系。
原每个人都有亲密关系的一生,不管何种方式,努力建立亲密关系,陪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