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大学寝室,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

文/林小瓜
每年九月,都有一批刚刚脱离高考这个地狱的萌新们,怀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来到校园,成为这里的新鲜血液。
出门在外,父母最担心的衣食住行中,相信我,住一定是很重要的。
毕竟,大学四年,你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需要待在寝室里。
关于大学室友,由于是随机分配,会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甚至是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这都是正常的。
既然不是双向选择,那么我的建议是:珍惜上天次给你们的缘分,但不要预设每个人都会成为知己好友。
初到寝室,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记得问候新同学以及他们的父母,这是基本礼貌。
报道大概完成后,父母离开学校,你们就正式成为室友了。
这时候大家很想会有些拘谨,你可以主动分享自己从家乡带来的特产或小零食,顺便聊一下喜欢的口味,沟通局面顺利开启!
提醒一下小可爱们,由于大家刚刚认识,如果遇到舍友真诚的给你分享一些小零食,道谢后接过来就是,如果拒绝只会让对方感到有些尴尬。
在经过几天的适应期之后,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了,以下是正经的几点建议;
/01/ 将自己分内的事做好
不管你在家里是不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到了大学,你应该学会一个人独立生活。
比如最简单的打扫卫生,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大学遇到一个次次逃避值日的舍友,他\她在你心里的印象是不是会大打折扣。
有些大学宿舍卫生情况是会计入德育成绩的,关系到的不只是你一个人,所以至少要将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

如同三毛所说:“要负担起对自己的责任来,不要懦弱,更不要别人太多的指引。”
把每一天活得踏实,将分内的工作尽自己的能力做的完美,就无愧于天地本心。
/02/ 尊重别人的生活,学会换位思考
有时候事情会如你所愿,有时候则事与愿违,但你要坚持。
上面我已经说过,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会有不同的习惯,即便是同一地方的人,在生活作息上没有一点不同那是不可能的。
有人习惯早睡早起,有人喜欢熬夜。有人爱吃榴莲,有人可能异常讨厌。
当然,可能你会遇到一个喜欢早起又爱吃榴莲睡觉还打呼噜的室友。这种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滋生矛盾了,毕竟睡不好觉的人分分钟暴躁给你看。
关于这一条,我有一个可能不具备普适性的例子,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高中时候我有一个舍友,因为鼻炎的缘故,每天晚上都会打呼噜(这种状况从高一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以下简称呼呼。
日常说笑的时候大家也会谈到这件事情,都是在一种欢乐的气氛中,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产生矛盾。
生活会教会我们,要经受得住其中的磕绊,并学着接受它。无论顺逆,都要学会开心,别让负面情绪缠住你。
当然我具体分析了我们寝室可以成功的因素,如果你现在或将来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你们慎重考虑后做决定。
主攻(室友小A):我们寝室存在呼呼室友相知多年的好友小A,开始时此事由小A负责提出。
有人可能会觉得呼呼简直交友不慎啊,遇上这么个朋友。事实上,小A是个双商都很高的妹子,在高三激烈的厮杀中稳坐文科年级第一,人缘好的一比。
这种亲近感可以最大限度上避免呼呼可能会出现的尴尬等情绪,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同学说你脚臭你大概会羞愤万分,但你妈这么嫌弃你的时候你基本没什么感觉。
助攻(我和室友B):我们俩的作用是适时补上诸如爸妈打呼噜的事例,或者自黑自嘲,以一种大无畏并且乐于牺牲的精神,最大程度歇下呼呼的心理负担。
硬件(呼呼):呼呼本身是一个人缘很好的妹子,为人随和又善良,每天顶着一张圆圆脸笑嘻嘻的,对朋友们又很好。
综上所述,我们寝室可以成功探讨这件事,既不会造成呼呼过分尴尬,又可以趁机控诉她一下。

有些事情,一直小心翼翼的背在身上可能是负担,说开了反而轻松。
我预言所有的悲伤都已结束;
你们将会过得快乐至极。
/03/ 相处中,不要计较谁多付出了一点
心理学中有一个镜子效应,来源于现实生活,主要用于人际交往。当你照镜子时,镜子里的你会随着你的喜怒哀乐而变化,这是最狭义的镜子效应。
在人际关系中,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
你对别人不好,自然别人也会对你不好。
这就是镜子效应的真谛。
说到这我如然想起了爸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两好赶一好。
你在什么地方帮了别人一次,可能他没什么太明显的回应,但第二次、第三次,人们总会想着在别的地方或者事情上帮你一下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不要改变我们与人为善的初衷。
/04/ 学会与人相处,可以独立但不要孤僻
社会心理学的曝光效应(也就是熟悉定律)认为:
若想增加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程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
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该和宿舍人一起出去玩的时候也要融入大家。虽然不一定是每次,但任何一段好的感情都需要不断修补和维系。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名义上你已经是成年人,但当你真的试着完全自立的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孤单甚至惶恐。

其实友谊这东西,不在乎对方的品格有多高尚,而在于突然有了联系和支撑。
无论多大的风浪,你不再是一个人。
我一直很感谢生命中遇见的很多人,因为他们,人生的经历变得踏实而温馨,他们就是生活中勇气的源泉。
/05/ 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重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似乎读懂了每个人的一生,又好像迷失在所有的人生里。
大学四年,每个人抱定的目标都是不同的,这指向了注定不同的道路。
生命选择向来多元,有人急于膨胀,有人甘于矮化。而最难选择的一条道路,是忠于自我。
如果你一心学习,而舍友们在看剧打游戏,我建议你主动去图书馆或自习室,毕竟没有人规定寝室也必须学习。
因此好多事都需要自己一个人去做,没必要非要等到有人陪。我们必须承认,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唯有孤独永恒存在。
放假去看高中语文老师,他对我说:
“所谓大学的意义,在于选择,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四年后,用什么样的视角看这个社会。
大学,不完全在于学,更在于养成。简单来讲,你可以让自己挑选这个世界,也可以让这个世界挑选你自己。”
我想,无论是吃喝玩乐,还是努力做学霸,都是在养成自己独立的三观,形成你对世界独特的见解。
这很重要,将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有些人会渐露平庸,有些人会小有所成,还有人会出类拔萃,但你偶尔才能遇上一个光彩夺目的人。当你真正遇到的那一刻,才能明白其中的美好。
无论如何,当你踏出校门的那一刻,你眼中的世界,你眼中的自己,就是大学的全部意义。
我是林小瓜,祝你从此幸福,也祝你枯萎可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