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快速写作业

2020-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常青藤焦雅

第 2 节  怎么让孩子快速写作业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呢,经常会干俩事——拖拉、磨蹭。

5分钟他还没有开始打开书。10分钟他一个字都没有开始写。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够让孩子马上开始写作业?

孩子为何逃避写作业

1、作业带来隐形压力

作业只有两个字,但是孩子每天的作业会是好几项——孩子要记得要写四行字,要背古诗,要口算50道,还要熟读语文课文。

这么多的作业,都是靠脑袋记的。孩子头脑中就会有一种隐性的压力。

当孩子面对的作业有压力,就会想逃避。孩子不想开始写的时候,父母会开始催他。如果孩子每次写作业都漫不经心,父母就会打他骂他吼他。

如果作业跟这个打骂吼多次结合之后就麻烦了——作业和打骂吼之间就会建立稳固的连接。

那么孩子一写作业就想到了父母的打骂吼。父母的打骂吼,会让孩子觉得好害怕、好烦、好讨厌,好想逃跑。

2、坏情绪让孩子逃避

打骂吼引起的坏情绪,就会跟作业之间建立连接。一写作业,每次被爸爸妈妈打骂吼的坏情绪就来了。

所以很多孩子会往桌前一坐,上次被妈妈爸爸打骂吼带来的坏情绪就来了。还没开始写作业,他就觉得好烦呀,好想跑呀!

一方面,太多的作业会带来隐形的压力,让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去启动。另一方面,打骂吼带来的坏情绪会让孩子想逃避。

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能够快速启动,马上开始写作业,就需要对压力和对坏情绪分别去作用。

用20秒启动大脑

1、20秒法则

用20秒让孩子的大脑启动起来。

孩子的大脑要想在作业上启动起来,需要在作业上燃起神经的兴奋——哇,开始写了;哇,一直坚持下去。

如果这个事情特别容易启动,需要启动的能力很短,这个事就很好进行。但是如果这个事特别难以启动,需要启动的能量很长,你会发现就麻烦,孩子半天都启动不起来。

所以,你如果要是让孩子写二十行字,什么感觉?不想写。

但是你说:“孩子,来写这三个字让我看看。”孩子说:“哪三个?嗯,好。我来写!”迅速就写完了。

所以,太大、太难的任务很难启动。因为它需要的启动能量太长。

而短的任务,短的作业要想启动,就很容易去启动。

心理学家肖恩·埃科尔提一个20秒法则:

如果这件事情需要的启动能量大于20秒,那么这个事情就很难启动。但反过来,如果一个事情需要的启动能量短、很少,启动能量小于20秒,这件事情启动起来就很容易,就能够去启动。

就像车子刚点火的时候需要的能量多,但一旦启动起来,就很容易跑了。孩子的学习也一样,一旦他开始启动,后面走起来就会顺一点。

2、任务要小,能量要少

两点重要原则:启动的时候,任务要足够的小,启动的能量要足够的少。

启动能量短于20秒的话,这件事情就特别容易启动。

怎么能够让孩子快速启动?

最重要的就是让他每天开始学习之前,把第一个任务安排个容易的、孩子喜欢的小任务,让孩子快速启动,快速地让他的大脑神经,在这件事情兴奋起来,启动起来。

3、快速启动三原则

安排事情的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化大为小。

把一个大任务变成好几个小任务,从小任务开始。

第二个原则,从容易的开始。

别一上来就干他那个不想干的事,不喜欢的事,这样会很难启动。你找到孩子最喜欢什么事,什么事对他来讲最容易,从那个容易的开始去进行。

第三个原则,加入静心环节。

让孩子静下心来,安静地坐在这儿,然后开始准备写作业。

加入了静心环节,实际上就是让前边在学习这件事上有一点小启动,然后再从小任务开始,再从容易的任务开始,孩子就能够面对作业不是那么一堆的压力,而是我眼前的这个事情让我去启动。一旦启动起来,后面坚持就会更容易。

那启动之后干什么呢?

用清单法清空大脑

用清单法,去建立作业顺序,然后一一搞定。

1、建立外在可视清单

把大脑中隐形记住的这么多任务,从大脑中拿出来,建立一个外在的、能够看得到的清单。

这些事情都拿出来了,列到外面的清单上,大脑就清空了,不需要单独去记什么了。那么,下面接着做作业的时候,所有的资源都拿来可以做眼前的作业。

2、一次只做一件事

第一件事做完了就划掉,之后再拿第二件事情再进来。每次大脑在做事的时候,在学习的时候,脑海中只有一件事,没有这么多事情的牵绊。

3、建立清单4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先做简单的、喜欢的,保证这件事情能够迅速启动。

第二项原则:每天的顺序要基本固定。

因为如果顺序基本固定,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惯性,接下来就会更容易,更流畅。这样孩子就会心里会有数,知道每天都按照这个顺序走。只要走完第二项,就知道后面第三项、第四项。

孩子心里有数,他做起来就会有掌控感。这点很重要

第三项原则:让孩子自己去决定顺序,不同的孩子顺序也不一样。

第一件事基本上固定,用简单的容易的喜欢的事迅速启动。启动完之后,不同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让孩子自己去决定,他心里会觉得作业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有掌控感。

第四项原则:最好让孩子自己整理清单。

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把整理清单这件事情,变成他的习惯。以后不管是小的时候写作业,还是长大做工作,他都习惯于先用脑袋去理一遍。他就会形成他的工作思路,会养成习惯。

而且更重要的就是,理清单的过程会清空大脑,让事情一一搞定;还可以让孩子心里有数,而且把各个事情,一个一个去预热。

用打勾法奖励大脑

每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打一个勾,再完成任务再打一个勾,让大脑及时获得奖励。这个打勾意义重大。

1、内啡呔的作用

当我们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叫内啡呔的物质,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当内啡呔分泌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一种快乐感,会觉得内心喜悦、快乐。

如果完成的时候,孩子体会到了快乐,感觉到被奖赏,接下来就会更加愿意去完成。

2、打勾强化快乐感受

每次完成都打勾,会让刚才体会到的快乐感受更强一点。

孩子每次都会在完成的时候体会到快乐,那么在他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就会对完成时的这份快乐有预期、有期待。开始写作业的时候,他就会更愿意去开始。

打勾会让孩子更多地去体会到完成时的喜悦感,每完成一个打一个勾,每完成一个打一个勾,每完成一个再打一个勾,每完成一个再打一个勾。最后一篇的勾打下来,孩子知道:哇,我完成了,他就得到了一个大大的喜悦感。

孩子面对作业,每天都有喜悦,孩子就会觉得“作业虽然难,但是我愿意做”。

3、言语和非言语信息

说“完成了”就可以了,不需要说更多。

家长除了言语上说之外,还要去加上一个非言语的信息。用你的表情、动作, 去表达孩子的肯定和欣赏。

你跟孩子说:“完成了,哇,真好!”孩子就会说:“我真好,有没有?”

你跟孩子说:“呀,这么快,好快呀!”孩子就会说:“你都没想到我这么快,对不对?”

孩子体会妈妈信任我、肯定我、欣赏我,我自己也肯定我自己、欣赏我自己,孩子慢慢地对学习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但是,你不要说下面这句话:“孩子赶紧写,写完了就可以去玩游戏。”“快点写就可以去看小说。”

写完那一刻,孩子没有停留下来去体会到这种成就感,而是说我去玩游戏了,写完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玩游戏,把作业解决掉我就可以去玩游戏。

会让孩子觉得游戏有吸引力,作业是个讨厌的事,我不要写。

如果每次都这样的话,孩子完成再多作业,他都很难去体会到完成作业时的那份成就感,喜悦感。那孩子永远对作业本身很难去建立一种“我想要去完成,完成了会喜悦”的感觉。孩子体会不到这种感觉,内在的动机就总是升腾不上来。

课后任务

按照我们刚才说的几点原则,与孩子一起去建立一份作业清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