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听书笔记

2020-10-29  本文已影响0人  Jason每日谈

人类有两套思考系统:系统一、系统二。

01

系统一:直觉系统,自然反应,毫不费力,感性,快思考。

系统二:非直觉系统,需要主动控制,耗费精力,理性,慢思考。

直觉遇到麻烦,理性会出面解决。一般情况来看,正常状态下,两个系统同时工作。

大脑有惰性,会阻碍慢思考过程,在疲劳时候,慢思考会更难,更偏向于直觉判断。

精神饱满状态下,情绪控制能力强,系统二发挥作用更加容易。

02

系统一的七宗罪。

-人们容易关注典型事件,得出直觉性判断,而忽视随机概率。

-可得性偏好。比如看到飞机坠机,在出行选择不坐飞机的可能性就会提高,而不计算背后的概率。

-因果性偏好。对随机事件进行因果性解释容易出现偏误。人类喜欢合理化解释,但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合理化解释,很多事是随机的。

-光环效应。一开始有光环的人,犯了错误容易被原谅。

-锚定效应。评估一个未知的事情,都会先预估一个参考答案,然后再来调整。

-框架效应。描述某个手术后病人生存情况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术后三个月存活率90%,第二种是术后死亡率10%。虽然结果一样,但人们都会认为第一种好。

-禀赋效应。用前景理论解释。损失厌恶,损失100元带来的痛苦程度比捡到100元带来的愉悦程度大。

03

系统二的懒惰可以由提醒来克服,或者是借助外部环境来克服。

自己对自己决策的质疑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但看其他人的决策就会轻松,这就是“旁观者清”的心理学原理。

主动激活系统二,让思考慢下来。

事前验尸:做决策时,先假设这件事情将来会失败,然后按照自身理解,写下导致这件事失败的可能原因。未雨绸缪,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饮水机闲谈:做决策前,进入较为轻松的环境闲谈,让系统二运转起来,避免系统一的直觉和快思考带来的偏误。

悟:这本书对个人情绪管理的启发意义也很大,情绪上头和愤怒不过是内在激素水平的一种外部表现,是系统一占了上风的体现,每次要生气的时候,都提醒自己要上头了,不要做不冷静的决策。这一点有点难,但意识到,就是很好的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