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

睡莲与书香

2021-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尚妮妮

这样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睡莲花开如画,鱼儿嬉戏自如,广玉兰婷婷胜雪。十二楼的会议室,师生们从魔都的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共读经典。

谈及最近网络事件,衡水中学张锡峰“土猪拱白菜”的视频,杨敏教授说,“看他的完整演讲,会心生悲悯。就是一个少年而已,尚不知天高地厚。然而,无偏执不少年,很多历史人物和我们,也都从少年时代走过来。”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寻找各种途径去罗马。”“一个人对待世界的态度,决定着其幸福程度。对别人发火,其实是自己不愉快。”

愉悦自己有四种方式:1、把自己当别人。无我,自己其实没那么重要;2、把别人当自己。有慈悲心;3、把别人当别人。懂得界限和分寸,是一种智慧;4、把自己当自己。你就是一个普通人,种种努力,就是为了成为今天的你,或明天更好的你。

大千世界,谁不是匆匆过客?有限的生命里,尽力而为,对亲友,对陌生人,多一份善意,成最好的自己。细微之处,最见品格。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世界。

讲《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自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大意是说,“能了解别人是智慧,能了解自己才是清明。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才是强大……”

人有三种关系:我与他人,我与世界,我与自己。深刻地了解、认识别人,对其有判断,已是不易。真正最难搞定的,其实是自己。

去蔽为明,分别为智。懂得界限,不去干涉别人,是最大的智慧。

知足者富”,知道满足才是富有,才会内心欢乐。言语好胜,其实是弱者的表现。快乐之人,看到得到的;不快乐之人,看到未得的。

人有四面:人前的我;人后的我;潜在的我;潜意识的我。当你自知,也就站得更高,更知人性的幽微,通达、平和、愉快得多。

杨老师荐读林语堂的书,在他笔下,一滴水,一片落叶,一根枯枝,一阵风……都美妙有趣。一流的艺术家,一定会在荒凉之中,开出自己的花朵。

讲到第三十四章《大道泛滥》,“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以其终不自以为大,故能其成大。”

大意是说,“大道广泛流行,如水一样可左可右,无所不到……道之所以能成其大,就因它不自以为伟大的缘故。”

老子告诫世人,虚怀若谷,有成就而自以为功,才是深懂“道”之人。

张教授分享《教养的迷思》,家庭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呢?朱迪斯·哈里斯的这本书,颠覆很多我们的认知。

那么,家庭教育对孩子有长久影响吗?答案可能令我们沮丧。性格即命运。孩子的性格养成,基因天赋决定50%,环境影响占40%,父母影响只占10%。

换句话说,当精子与卵子结合的那一刻,就决定了天赋。所以古人计算良辰优生,还是有道理的。

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常常是性格决定的。天赋难以改变,环境取决于你选择的同伴,故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与父母关系不大。

平等分两种:一种是机会平等,另一种是结果平等。高考制度在两者之间,目前仍是相对最公平的选择。

张教授说两句话,“无论做什么,孩子都会长大。做父母,更多的是享受,而非内疚。”话刚落音,大家都笑起来,感觉心态轻松许多。

那么身为父母,努力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或许只在两点: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帮助孩子选择优质同伴。

晚间读诗文,《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小散文代表作,堪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相媲美。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内心何等丰盈之人,才会赏月色而忘眠?月色之美,倒影之美,空灵之美,世界仿佛张开一个空澈的怀抱,一切痛苦忧伤都消解而散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夜,月,竹柏,两个闲人,真乃友情与美学的至高境界。

人生的底色是悲苦,人的超越之处,是有意志、挣扎、不屈……苦涩之中,发出闪烁的、星星点点的光芒。

悲苦有告,孤独有依,最好的朋友,是可以沉默无言的。人生坦然,或许来自三最:树立最好的目标,做最坚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赤壁赋》是苏轼文赋的代表作。“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知东方之既白。”

全文从景之“乐”,到箫声之“悲”,到箫客之“伤”,到苏子之“解”,最后客主重归于“乐”,提高了认知与境界,走向理性、豁达和通透,与自然俨然一体。

景中含情,情中寓理,乐中含悲,悲中含乐。我们仿佛看到,眼前一叶扁舟正随波漂流,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俱已在怀。

古人常写梅兰竹菊桂松柏香草……象征人格高洁。读书,是一种疗愈,可从人生、历史、哲学的高度,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慰藉。

与可爱的一群人,品读最可爱的书,不知夜幕之深深。合上书本,睡莲已睡,清风中归来,仰头望天空星斗,如此明朗可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