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想法读书志

不再担心别人的认可,这也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2019-07-24  本文已影响4人  李家小猫

◆ ◆ ◆

文 | 李家小猫

《向往的生活》有一期节目里:

彭晏畅说:“越长大知道得多了,越感觉这个世界很复杂。”

黄磊说:“年纪越大经历得越多,反而越活越简单。”

你是否常常对烦琐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 你是否已经很久没有平心静气地与自己的心灵来一场对话了? 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离幸福越来越远? 你是认为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难见?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继承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传统,是一本对话录。书中采用一个烦恼不已的青年通过与哲人“对话”,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为什么“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人可以随便时改变并能够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通过青年了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后整个人变得豁然开朗这样一个故事,带我们一步步走进阿德勒心理学和阿德勒思想。

《被讨厌的心理学》有两位作者。岸见一郎,是一名哲学家。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同时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古贺史健是一名自由作家。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本书中他以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进行内容呈现。

正如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很多心理学家也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而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说,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学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无论之前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比如,青年的朋友多年躲在房间闭门不出,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青年认为朋友也许是因为与父母关系不和或者是在学校或职场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灵创伤,抑或是因为太过娇生惯养等原因而导致他无法再到外面去。

而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他认为青年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恰恰相反,他是因为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同时,如果踏出家门一步,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还有一个女孩,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自己有脸红恐惧症,始终不敢向心仪的男孩表白,内心非常痛苦,来找阿德勒咨询。阿德勒告诉她,爱脸红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选择,因为她自己需要脸红这一症状。

对她来说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拒绝了,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因为青春期的失恋在这方面的特征很明显。

只要有脸红恐惧症的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勇气或者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而且,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靠着脸红恐惧症才能让自己接受对自我或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利的人生。脸红恐惧症成为了她逃避现实的一种目的,而不是原因。

想想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可是却迟迟不动,内心突破不了走不出那一步,急迫而向外求,其实可能不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外在的原因,需要静下来思考我们现在就这样僵持着维持现状的目的是什么,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如果认为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

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那么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人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想要改变但又害怕改变,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改变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很多人选择了后者。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为什么烦恼?因为你总想获得别人的认可。

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有时候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如果你处处为了别人的认可而活,你就处处受到驱使,你就是不自由的,你就会很难受。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

你说世俗的成功不就是社会的认可吗?万维钢老师提出的观点很值得借鉴,我们需要社会的认可。但你可以这么想:你可以把认可当做一个副产品,你做得好别人自然会认可 ——但是你不应该直接追求认可,不应该被认可牵着走。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比如,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教科书都忘在学校。一般父母会怎么做?想尽办法上辅导班、请家教,再不听甚至打骂的也有。

但是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所以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肯定避免不了冲突。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甚至报复家长。我们听到很多青少年自残、做各种出格的事情,其实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报复家长。

那分离课题,就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不管吗?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会随时准备给予帮助,如此一来,察觉到父母变化的孩子也就不得不考虑一下今后该如何做这一课题了,他可能会寻求帮助,也可能会自己想办法。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如果孩子就是不想学习……你只能接受。真正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你逼他不但没用,而且有害。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诚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应当建立起那种信赖关系。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包括信任这一问题也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你也可以这样想,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所以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作者岸见一郎爱打一个比方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就像接受心里咨询之后,被辅导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被辅导者本人的课题,辅导顾问可以竭尽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能干涉。

课题分离是自由社会的必然要求。人和人之间要有一个界限感,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自由。

越是现代社会,越容易接受课题分离。我们看现在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过年回家最不爱听亲戚唠叨。长辈们已经习惯了对他人生活的横加干涉,一见面问长问短……可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课题分离。

你的男/女朋友,特别结婚以后,你发现了很多缺点,总想试图去改变对方。可是你越说对方越烦,甚至嫌弃你唠叨,对方不仅没有改变,自己还生了一肚子的气。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

所以即使是亲密关系,也最好有一定的界限,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但距离也不可以太远。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不愿意学习的例子,如果一味训斥孩子,心就会疏远。如果这样的话,孩子甚至都不愿与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适当的援助。

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阿德勒说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而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我们如何能够获得幸福?

阿德勒提出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

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是就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所以这种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考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具体如何积极地参与?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只要有一个理直气壮的价值在那,你就是幸福的。总而言之,以贡献感为指引,你就既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

所以阿德勒提出,幸福就是你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来自贡献感。

说到贡献感,我们必须知道你并非只属于一个共同体!有些人对工作单位有很强的归属感,结果一旦被裁员、或者退休,就很难受了,就好像被从公司这个共同体抛弃了一样。

其实这只不过中从公司这个小小的共同体中被分离出来而已,任何人都还属于别的共同体。你属于家庭、你属于社会、你属于国家、你属于全人类,无论怎样,我们的一切都属于地球这个共同体。

比如你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系很不好,老师成天数落你,同学们也在老师的带动下笑话你,你在学校这个共同体里受欺负、功课不好或者是根本无法适应学校这个系统 -—这等于是被自己特别在意的一个共同体排斥,这个感觉很不好。那么阿德勒的建议是在一个共同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想想更大的共同体。

如果认为学校就是一切,那你就会没有任何归属感。然后就会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例如家庭之中,并且还会躲在里面不愿出去,有时甚至会陷入家庭冷暴力等不良状况,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某种归属感。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样中所受的苦,在这个小集体里的这点冲突,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当然也不是说就应该回避问题,但是首先你要想到,别的地方并没有排斥你。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阿德勒这个“共同体感觉”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和别人建立横向的关系,也就是人人平等。再进一步,你要把别人看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其实绝大多数人和你并没有竞争关系,没人一天到晚盯着你较劲。现代陌生人社会中平等合作的关系其实是最简单的。

课题分离解决自由的问题,共同体感觉解决幸福的问题。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分为三步:

 第一步叫“自我接纳”。自我接纳就是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你不能自我欺骗。比如这次考试考了60分,如果你告诉自己这只是因为运气不好,我实际水平比这高多了,那就是自我欺骗。所谓自我接纳,就是接受自己的水平确实不够,然后下次继续努力。关注你可以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第二步叫“他者信赖”。阿德勒要求我们无条件地相信别人。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能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第三步叫“他者贡献”。幸福来自对共同体的贡献感。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是他者贡献。

但是做贡献可不是让你自我牺牲。在阿德勒看来,自我牺牲是过度适应社会,是没有必要的。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步其实是一套递进的逻辑。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社交恐惧症或者其他,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一开始看这本书,感觉像是在诡辩。看到最后其实是作者发现了一种效率最大化的能量使用方式。在“现实”和“我的反应”之间,存在一个缓冲地带,叫做“我的选择”。我选择有勇气去接纳拥抱,我选择有勇气去改变。

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先不要光顾着抱怨。尝试改变一下视角问自己,这件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这件事是想教会我什么?然后就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改变了。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我是李家小猫,欢迎关注,阅读和写作让你更性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