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4
按时到达咨询室,很好。
咨询开始以自己对这几次的咨询什么感受。
我觉得这几次咨询感觉挺好的,感觉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多一些,对自己自我感觉不好的的背后原因似乎更加了解了。并且期待之后的咨询。但是对自己的实际生活没有太大的改变。
期待什么呢?
期待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分析,找到自己行为无力的背后的原因,并期待能够行之有效的法子切实改变自己的状态。
行动上呢?
也不是一点变化都没有,最近要开题,经常去图书馆,没有再长时间来床上玩手机了。但是在图书馆也是玩到关机才开始进入学习状态,也就一晚上两三个小时。并且依旧没有完成开题。
后来谈了很多,开题,母亲的懒惰,自己的懒惰,对父母的情感依赖,对家庭巨大期待的压力。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就是要让家人享福,自己要尽孝。
提到开题是我是不是很着急或者情绪很平静。还提到了叔叔的懒惰,叔叔的家庭和命运,但是当老师问到我为什么会把自己跟叔叔去做对比时,我努力找的共同点就是叔叔很受家里人宠爱,我觉得自己为很受宠。关于这段说的有点过多,偏离主题被老师及时打断拉回主线。感觉咨询过程中,有好几次老师被我带跑偏了。
得到什么了呢?
就是我对自己的不认同,不接受懒惰无能的自己,糟糕的自己。不一定就是说自己真的无能,只是自己觉得无能,放大了懒惰无能带给自己的体验。
认为家人朋友对自己的“矫情”不能理解,或者就是不理解。
自己提到的包括父母,弟弟的教育,舅舅,舅舅家的哥哥等,给人感觉你或者说小时候的你承担了过多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超负荷的责任。
提到妈妈的懒,这是这次咨询新的讯息。最后的时候提到自己觉得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还不如好好享受一把。这个原因是很长一段时间,自己认为自己得了肝病,可能三十几岁就死了,希望在三十多岁之前成功,活着的时候给家人造了些福。但是后来发现自己错的,携带病毒不一定就会发展成肝病,而且很多人也活的好好的,现在国家很多体检也不再查病毒的事了。虽然认识上轻松了,觉得可以活很久了,但是心里的压力和担忧并没有走开。
提到父母是否能够独立,离开我是不是过的很好。我觉得父母没我在过的挺好的,有我可能更开心。
反面体现了我对父母的一种依赖,指的心理上的依赖。然后提到爸爸会跟我说“谢谢”,自己感觉不舒服,带男朋友回家爸妈表现不够热情,有些消极。可能是不开心的表现,没有主动跟我交流对男友的看法,我问了爸爸,但是不记得他怎么回答的了。
咨询到九点二十的时候,我有些紧张了,感觉什么都没说就咨询快结束了。一方面我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急于表达,没有认真考虑老师的问题,正面回答,一方面,我因为很享受一问一答这个过程,明明知道时间快到了,还去迎合老师的问题,我觉得最后的时候老师对我的回答似乎很感兴趣,她坐正了身子,往前移了移,也许只是往后坐的累了换个姿势。不知道是老师觉得快得到答案了,还是处于好奇八卦心里来追问男友拜访家长时,家长的表现。所以没有提醒时间,并且故意不让自己去看时间,心里觉得她是不是下一个时间段没有咨询者才这么肆无忌惮。结果导致老师反应过来时,一看表已经40了,超时了10分钟。出来以后看到书包,加上她们让另外一个男孩进入,我确定我刚刚的行为(明明可以提醒却没有提醒,之前尤其是后半段陈述过多,没有主题也没有围绕中心论点展开陈述。)耽误了下一个人的咨询。老师见到男孩就跟男孩道歉,说是自己超时延误了十分钟,并且承诺顺延到十点四十来保证咨询时长。我心里有一丝愧疚,但老师已经用她的行为对延误的十分钟做出来合理妥善的处理。
对于我个人来讲,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呢?
首先时当天早上或者咨询开始前先定一个9:25的闹钟,来避免发生延误从而耽误别人的时间,避免给老师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就是每次听完老师的陈述,先缓5-10秒,认真考虑老师的问题再回答,不能急于表达而陈述过多,想到哪里说哪里容易把老师带偏,脱离主线,还得让老师再拽回来,也不利于核心潜在原因的分析。即使没有中心思想也要缓一缓在发言,不要赶着老师的话去表达,更不能打断老师的分析。
本次咨询因为超时没有总结和提出下次咨询的内容和重点,感觉不是很好。自己说了太多,很混乱的东西,老师抓不住主线,自己也觉得咨询没得到重要主线或信息,所以感觉也就不是很好了。
但是对于母亲懒惰的不认同,可能是我讨厌母亲的一个很大的原因,这是我以前没有太想到的,我一直以为是因为妈妈个子矮我才对她的出现有些羞耻感。现在觉得懒惰导致的家里有点脏乱差,造成了我去同学家产生了较大的自卑。这种不好的体验和埋怨是就存在心理,需要我去接受,去转化掉的东西。
我心里有些急于发现自己的根源问题,所以咨询大半时间过去的时候有些心里紧张。
这次咨询自己似乎有些偏理性,讲的东西有情绪变化,但是没有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