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读书

《指数型组织》读书笔记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8人  小曹同学

这本书在谈什么

指数型组织。

作者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指数型组织更适合当下快速变化的时代。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么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指数型思维,或许也可以算作是另一种形式的复利思维。

书中总结了指数型组织的重要属性,并给出了案例分析,写作上也是真·旁征博引,对于开拓思路很有帮助。

但书中有点把指数型思维当个筐,然后把一堆牛逼公司往里装了。很多举例的公司能够快速成长,应该是先有优秀的产品和引人注目的前景,才能自发、高速增长。而那些公司可能根本没有考虑过什么指数型思维,出发点是最基础的用户需求。

另外,理论和实践是存在差异的。

而且,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需要、并且能够做到指数级成长的。

这本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开拓思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指数型组织

铱星悲剧:使用线性的工具和过时的趋势来预测加速变化的未来。

指数型组织是在运用了高速发展技术等新型组织方法的帮助下,让影响力(或产出)相比同僚发生不成比例的大幅增长(至少10倍)的组织。

你拥有的资产和劳动力越多,改变战略和商业模式就越困难。你的信息化程度越高,策略灵活度就越大。

信息比其他任何资产都更为可靠,并且有持续成倍增长的潜力。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单纯地聚集资产,而是从现有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精华

在指数型组织的世界里,目标胜于战略,执行胜于计划。

指数型世界中存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你今天所持有的任何观念都会很快过时,所以你不得不持续刷新对技术和组织能力的认知。

线性组织和指数型组织特性对比:

指数型组织形成的9大驱动因素

因素1:信息让一切变得越来越快

如果你的产品在发布时不会令你感到难堪,那么说明你发布的时机太晚了。

因素2:“去货币化”势不可当

供应的边际成本首次以指数速度降低。

因素3:“颠覆”已成新常态

颠覆式创新的6个固定步骤:

因素4:“专家”不再值得信赖

因素5:“5年计划”过时了

未来的变化速度实在太快,超前思考很容易会产生错误的预期,以至于今天的5年计划极有可能带来错误的建议。

大部分计划和战略会议都是失败的。

TED的做法,这也是未来的赢家公司应该做的:

树立起宏大的志向(即MTP)、锁定指数型组织的结构、实施一年计划(不能更长),一边实时地纠正前进方向,一边从各方面加以监督。

在指数型组织的世界里,目标胜于战略,执行胜于计划。

因素6:小公司的优势更大

小型团队的一项关键优势在于,它所能承受的风险要比大型团队高得多。

创业公司的上升潜力很高,下降潜力很低;而大型组织恰恰与之相反。

指数型组织在扩大之后会发生什么?成功的指数型组织会借助其外部因素所形成平台:它们会让自己融入到基础设施中,让其他指数型组织能够从这些平台中形成并发展。

平台必须是共生的,要让供应方也能获利。

因素7:“租赁”取代“拥有”

以低成本获取技术和工具,这是让世界各地的个人和小型团队获得发展动力的一项重要机制。

因素8:“信赖”胜于“控制”,“开放”胜于“封闭”

传统组织采用控制框架是因为,公司往往要在管理层和团队之间漫长的反馈回路上浪费大量资源,不得不进行监督和干涉。

指数型组织通过实时跟踪数据来完成自我管理,并且产生了卓越的成效。

在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的世界里,可预测的过程和持久稳定的环境已成了过去式。

一切可预测的东西都已或即将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自动化所取代,而人类工作者只需处理异常情况。

开放式的信赖框架并不能独立实施或由发布的命令决定。开放式的信赖框架是在实现了员工自我管理、仪表盘或实验之后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

因素9:一切皆可测量和知晓

在现有的数据流上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或在旧的范式上添加新的数据流。

指数型组织的11个属性

MTP:宏大变革目标

5个外部属性:SCALE

5个内部属性:IDEAS

MTP

MTP,一个组织崇高而热切的目标。

MTP并非任务宣,而是想要实现什么。

这些愿望也都不是具体的,更不涉及技术细节;相反,它们的目的是吸引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人(重点),抓住他们的心灵和思想,甚至想象力和志向。

5大外部属性

随需随聘的员工

无论你的员工多么有天赋,其中大多数人都很有可能迅速过时,并失去竞争力。

随需随聘的员工是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实现速度、功能和灵活性的必要特性。

社群与大众

安德森:如果你建立了一个社群,并公开地做些事情,你就没必要去寻找合适的人才了,因为他们会找到你。

指数型组织与其社群之间的互动方式并不仅仅是交易层面上的。真正的社群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随需随聘的员工是受到管理的,即你告诉工作者他们必须做什么。

大众是基于兴趣的。你给出一个开放的想法、投资的机会或诱人的奖金,然后等着愿者上钩。

算法

将算法用到实处的4个步骤:

  1. 收集:获取数据,途径可以是传感器、人类或者公共数据库
  2. 组织:分解、转化和加载
  3. 应用:一旦获得可使用的数据,从中找出关键要点,归纳潮流风向,并总结出新的算法
  4. 释放:利用开放数据和API,让它变成一个开放的平台

杠杆资产

拥有未来的关键之处就是不再拥有,当然,在涉及稀缺资源和资产时就要另当别论了。

参与

参与的关键属性包括:

游戏化计划应采用下面这些技术:

游戏化可以利用社群的力量来应对挑战和难题,招募人才,改善公司的内部文化。

5大内部属性

用户界面

小曹:用户界面这个翻译,实在很难理解。感觉直接翻译成“接口”更匹配文中的上下文:连接用户与数据的接口。

用户界面是指数型组织连接和管理SCALE外部属性的过滤和匹配过程。最终会变成自我配置的平台,让指数型组织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张。

仪表盘

一种适应力强的实时仪表盘,让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能了解所有关键的公司和员工的量化指标。

实验

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承担任何风险。

持续不断的实验是如今唯一可行的降低风险的方法。

无论在何种行业或组织中,经过适当筛选的、许多自下而上的创意,总是比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更为优秀。

自治

社交技术

社交技术由7个关键元素组成:社交对象;活动流;任务管理;文件共享;远程交流;虚拟世界;情感感应。

在实现这些元素后,就能创造出透明性和连通性,降低组织的信息延迟,而后者是至关重要的。其终极目标是零延迟企业,即在构思、接受和实现三者之间不浪费任何时间的公司。

创建指数型组织的关键步骤

第1步:选择一个MTP

首先问自己,我想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找到问题领域,然后构思一个相对应的MTP,保证自己对准备攻克的问题领域有强烈的热情和激情。

第2步:加入或创建与MTP相关的社群

无论你有志于何方,你都会发现满腔豪情、为目标拼搏的人所组成的社群,他们为相同的事业而倾力投入。

如果你能让社群走上正轨,那么机遇自然就会出现了;如果你的社群经营不善,那么创新的引擎就会土崩瓦解,公司自然也会崩溃。

第3步:建立一支团队

判断组织健康状况的唯一最佳方法就是“在开会时观察领导团队”。事实证明,领导层的交流是团队动力、透明度、决策力和认知偏差的一支准确的晴雨表。

组建成功的指数型组织初创团队的关键就在于每个人都拥有朝MTP奋发的热情。

我宁愿选择不怎么出色,但却有团队精神且直率的人,也不要才华横溢却对组织有害的人。

第4步:突破性创意

利用社群或大众来发现突破性创意或新的实现模式。

成功的关键在于勇往直前的执行力,因此就需要有热情和MTP。

企业的成功几乎都非来自创意。相反,它源于创业团队永不言弃的态度和勇往直前的执行力。那些真正想要什么东西的人自然会找到方法。而那些只是有点想法的人找到的只有借口。

第5步:建立商业模式蓝图

一旦找到了核心创意或突破性想法,下一步就是详细计划该如何让它走向市场。

第6步:寻找商业模式

若想要实现10倍的增长,那么你的公司就很有可能需要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第7步:建立MVP

MVP就是一种应用性质的实验,用来确定一个最简单的产品能否闯入市场,以及能获得怎样的用户反馈(同时也有助于在下一轮开发中寻找投资者)。随后,你就可以在反馈回路中快速更新和优化产品,实现开发路线。

第8步:验证市场和销售

一旦产品得到了目标市场的使用,那么就需要建立起客户获取渠道来促使新的访问者发现你的产品。戴夫·迈克鲁尔的AARRR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型:

第9步:实现SCALE和IDEAS

好的指数型组织并不意味着实现所有11项的SCALE和IDEAS属性。

好的MTP加上三四项其他属性,通常就足以带来成功了。

关键在于确定你应执行的是哪些属性。

第10步:塑造文化

文化是老板不在时的样子。

在高速扩张的组织中,文化、MTP和社交技术就是在指数型组织的量变跳跃中保持团队凝聚力的胶水。

建立OKR系统,然后让团队习惯于透明、责任、执行、高效风格,并不断持续深化。

第11步:定期回顾关键问题

在建立创业公司时,你需要思考8个关键性问题,而且要定期回顾这些问题。

  1. 你的顾客是谁?
  2. 你解决的顾客问题是什么?
  3. 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至少使现状改善了10倍吗?
  4. 你会如何为产品或服务进行市场营销?
  5. 你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情况如何?
  6. 你如何利用病毒效应和净推荐值将顾客转变成宣传者,从而降低需求的边际成本?
  7. 你如何扩大客户群体?
  8. 你如何将供应的边际成本降至零?

任何一家想要成功的创业公司都必须将必备技能、努力工作和准确的市场时机结合起来。

一项发明必须能在其完成时的世界里发挥效用,而不是在它开始时的世界里有效。

按照摩尔定律的速度,有哪些功能和能力会在两三年内化为可能。当你在开发产品时考虑的是临近的未来,而不是拘泥当下的话,就能大幅提高成功的概率。

第12步:建立和维护平台

建立一个成功的平台,需要以下四个步骤:

  1. 找出某个消费用例的“痛点”。
  2. 找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任何互动当中的核心价值单元或社交对象。
  3. 设计出一个促进这种交互的方法。
  4. 决定如何围绕这一交互建立一个网络。

中型公司如何获得指数级成长

对原有的公司而言,解决方案必然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你必须从已有的东西入手,在此基础上建设。换句话说,世上并没有什么“指数化”的通用模板。

大型公司向指数型组织靠拢的4大策略

由于专注于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型公司的信息流传递不可避免地会速度放缓、原地打转。

这一过程明显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它其实还增加了信息和决策之间的距离,从而导致了下面这些结构性的失败。

策略1:改变领导层

教育:引入外部资源,基于加速技术更新你的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

董事会管理:为董事会成员普及知识,让他们能认同首席执行官的大手笔变革计划。此外,利用OKR来跟踪董事会的表现。

实现多样化:打破旧派思维方式的壁垒,将墨守成规者替换成在经验和观念上有着多样性的个人和团队。要记住,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是要让年轻人站在有权力和影响力的位置上。此外,在董事会中要多添几个女性成员。

技能和领导力:在指派管理层和顾问团的时候始终考虑多样性。定期让高级领导层参与个人改变计划。认真审视自己的领导技能。如果有人将自己的仕途摆在企业成功的前面,那么就应该请他走人

策略2:结盟、投资或收购

大型公司必须本着观察、合作、投资和收购的目的找出并跟踪这些具有颠覆性的指数型组织。而且大型公司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才能降低投资的门槛并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策略3:颠覆

在边缘激发指数型组织:将企业中比较确定的变革者转换到组织边缘,让他们自由创建指数型组织去颠覆其他市场。观察他们与母公司的相互关系,随后增加更多的变革者。

雇用机密任务团队:建立一家以攻击母公司为唯一使命的创业公司。任务的一部分要求就是这支团队必须与外部社群互动,找到公司内部无法看到的机会。

复制谷歌X:建立一间内部的加速技术实验室,运用核心竞争力,并以不超出预算的价格追求登月级别的创新。

与加速器、孵化器、黑客空间和技术工房合作:找到适合组织的孵化器或加速器。与之合作,或者如果它的规模达不到你的需求,就进行投资。如果还不存在这样的孵化器或加速器,那就创造一个!

策略4:打造“精简版”指数型组织

即便大型公司必须维持现状,并因而无法转变成指数型组织,也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不能培养起一些指数型组织属性,并以此加速公司的运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