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第十二集春秋五霸晋文公

2020-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雨打梨花深闭门_b252

中国通史 第十二集 春秋五霸三  晋文公

晋文公,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春秋五霸,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1、颠沛流离  十九年逃亡路

 这是一幅李糖的《晋文公复国图》,绘于北宋未年,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全图分为六段,采用连环绘图的形式,详尽地描绘了晋文公重耳被他的父亲放逐在外十九年所发生的故事,重耳既有在外流亡的艰难,又有肱骨之臣的辅佐,尝遍了人间之苦,磨砺出坚强的意志、超常的能力,终于苦尽甘来在六十二岁的时候,返回晋国,成为晋国国君,他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成为新的霸主。

2、清明寒食

晋文公流亡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有一次快饿晕死过去了,他的臣子介子推割了自己一块腿上的肉煮成汤给他,当他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

回国后,晋文公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介子不愿出山。晋文公放火焚山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为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现在在山西介休地区有一种用面食制作的燕子叫子推燕,也叫清明燕,人们在做子推燕时,用剪刀剪出花纹,一方面让子推燕更加好看,另一方面这也寓意着晋文公和他的大臣们始终保持着忧患意识,富庶之后不忘刀锋之难。

3、退避三舍

重耳流亡至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楚王问重耳:“若有一天回晋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有什么献给大王呢?”楚王说:“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答道:“如果能回国当政,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不幸晋楚国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回国,这就是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交战。晋文公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马上追击。晋军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4、文公逐麋

晋文公即位后,有一次打猎,追猎一只麋鹿跟丢了,便问路边农夫老古说:"见我的麋鹿了吗?"老古跪着用脚指路说:"往那边去了。"晋文公说:"我问先生,先生却用脚指路,为什么呢?"老古抖抖衣服站起来说:"想不到恁竟然这样笨啊,虎豹因为离开偏远之地,才被人猎到;鱼鳖因为离开深水,才被人捉住;诸侯离开他的人民,才会亡国。《诗经》曰:'喜鹊筑巢,斑鸠居住。'您天天外出不归,别人就要做国君啦。"听到这里,晋文公害怕了。赶快回宫。

遇到了一个大臣。大臣问:"猎到野兽了吗,我看您脸上有愉悦的神色?"晋文公说:"没有打到猎物,但得到了忠告。""大臣说:"忠告您的人在哪里呀?"晋文公说:"我没有请他一起来。" 大臣说:"作为王上却不体恤他的属下,是骄横;命令下得迟缓而诛罚来得迅速,是暴戾;采纳别人的忠告却抛下其本人,是偷盗啊。"

晋文公于是赶快回去,搭载老古,与他一起回宫。

司马迁对晋文公评价很高

"晋文公,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

现在我们用的许多成语都与晋文公有关。

如:退避三舍、贪天之功、竭泽而渔、师直为壮、人莫予毒、危如累卵、兵不厌诈、艰难险阻、行将就木、志在四方、渭阳之情等,好好查一查汉语成语小词典,认识一下成语中的晋文公重耳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