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81|突破成长陷阱:重技能,找回希望

2023-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好奇的表哥

你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吗?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每天早起、跑步、阅读,报了很多网络课,重新开始学英语……每天都过得满满的。刚开始的时候,你确实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却越来越看不到希望。那么,为什么会看不到希望呢?《认知驱动》告诉我们,关键在于不重视产出。

一、困惑与成长陷阱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困惑呢?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学习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因为焦虑,我们才会做出上述的努力,坚信只要严格自律、勤奋耐心、持续学习,就一定能够改变人生。然而,这条看上去清晰的成长路线并没有让你得到想要的结果,即使你做的每件事都看上去正确且重要,即使你每天都能持续行动,不浪费一点时间,但就是看不到希望。这背后隐藏着一个看不见的成长陷阱。一旦我们看清这个陷阱,就有可能省去数年的摸索时间,让自己真正远离沮丧和绝望,靠近幸福与成就。

二、内向成长与外向成长

在认识成长陷阱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这两个概念。内向成长是指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而外向成长是指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编程等。换句话说,内向成长是培养习惯,外向成长是打造技能。然而,我们往往过度专注于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即重习惯轻技能,重输入轻输出。

三、重技能辅习惯,重输出辅输入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主动做出新的选择:重技能辅习惯,重输出辅输入。比如,如果你要读书,那就在读完后亲自去实践,并把心得写出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分享给他人。这样的产出比那些只读不想、不写、不做的人要强太多。如果你要练琴,那就练出点名堂来。即使暂时做不到,先努力在不看谱的情况下非常熟练地弹奏几首曲子,以便在各种场合临场演奏。这样的产出比那些只练不演的人要强太多。总之,打造技能必须有产出,即使刚开始不完美,但只要持续打磨,你的产出就会变得越来越精细。

四、结语

上述观点对老师的教学有哪些启示呢?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陷入了“忙碌却无效”的学习状态。他们每天努力学习,但成绩并没有明显提升。通过与学生沟通我发现他们只注重了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输出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给我的启示是: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培养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个启示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比单纯的知识输入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那些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学生往往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和运用知识。
最后,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成长观念。很多学生过于追求成绩而忽视了成长的过程,导致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容易放弃。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过程,鼓励他们不断尝试和挑战自己,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经验和技能。
(阅读书目:《认知驱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