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简宝贝人生代码

【真实故事】荷花

2018-01-06  本文已影响778人  山青青

这是一个真实的,令人落泪的亲情故事!

〈一〉家世篇

荷花出生于1944年,家里祖辈一直经商,买下许多田地和房产,家境相当优越。

到了荷花父亲这一辈,兄弟三个仅凭从父辈手上分得家产和田地中收取的佣金,就可以让一家老小过得相当富足。

兄弟三个中,其他两个都精打细算,和佃农算租金分毫不让。唯有荷花的父亲,生性大度,从不与佃农计较。遇到年成不好,粮食收成不好,他就大手一挥,免了佃农的租金。其他两兄弟来数落他,他总是坦然一笑,无论怎么着,总是我们的日子比他们好过,何必算得这么精呢。

荷花的父母生养不多,她的上面就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荷花出生时,哥哥已经在念初小,姐姐也开始上私塾了。兄妹三个唯有荷花念的书最少。

1949年,全国解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年荷花六岁。第二年,也就是1950年,土改开始了,到处贴着“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荷花父亲兄弟三个全部评为地主,好在荷花的父亲,平时为人大度,对佃农好,他家只是没收了田地和除了一家居住之外的其它房产,偶尔戴上高帽,参加批斗,倒也没什么人身伤害。他的另外两个兄弟,一个被判刑,一个枪决了。

土改以后虽然没收了田地和房产,但凭以前留下的家底,荷花家里的日子还不算难过,她的哥哥姐姐,分别上了高中,和女中。荷花也上了小学。等到荷花小学快毕业了,荷花的父亲因为不懂农事,挣不了工分,家里开始渐渐陷入窘境!

那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多数家庭都已经靠挖野菜,刮树皮当食物,而且根本不能填饱肚子。

“屋漏偏遭连夜雨”,正在这饥寒交迫之时,荷花的父亲,突然得了伤寒,病倒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又加上饥饿过度,终于不治身亡。荷花也因此上完小学就辍学了。

好在,荷花兄妹三个和母亲身体比较强健,一家四口,相依为命,终于熬过了闹饥荒的年代。

转眼到了六十年代,荷花已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她大大的眼睛,红扑扑的苹果脸,引来了无数小伙子,艳羡的目光。此时,荷花的大哥和姐姐,都已在城里当了老师,姐姐已经结婚,嫁了一个肉联厂的司机。

虽然是地主成分,但因荷花长得娇俏,人又文静,脾气又好,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然而,荷花早已有了意中人——大牛。

大牛是十足的贫农出生,祖辈都是穷得叮当响的佃户。在大牛十来岁的时候,父母就相继过世,剩下大牛和一个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

如此,大牛就挑起了养家的重任。十二三岁的大牛,除了生产队上工,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洗衣做饭样样都学会。因为自己没文化,大牛默默的支持弟弟读书,虽然,那时贫农家庭可以减免学杂费,但是,还是有很多孩子因家里农活多而辍学。而大牛一直让弟弟读完了初中。

大牛因为人忠厚,聪明能干,家里出生又好,很早就入了党,还当上了民兵连长。他不但政治上,又红又专,人踏实肯干,相貌也长得仪表堂堂,相当帅气,再加上脾气好,人又善良。用现在的比喻,简直是个“大众情人”。有许多的家境好,出生好,人又水灵的姑娘对她抛媚眼,然而,大牛也偏偏喜欢上了,地主的女儿荷花。

感情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一个人一旦有了自己的意中人,眼里就不在有第二个人,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那么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不管旁人怎么劝说,大牛和荷花,一个非你不嫁,一个非你不娶。

这还了得,这在当时是政治问题,大队领导和人民公社领导特意把大牛叫到大队办公室谈话,公社书记拉着脸对大牛说:“大牛,你是党员,又是民兵连长,你要娶地主的女儿做老婆,这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今天就问你一句话,是要老婆,还是要党?”倔强的大牛,用坚定的眼神看着领导说:“老婆也要党也要。”

历经波折大牛以保住党员,丢了民兵连长的职务为代价,终于和荷花走到了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婚后的荷花和大牛,柔情蜜意,你侬我侬,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

婚后第二年有了长女小美,之后相继有了二女儿小丽,儿子小军,和三女儿小芳。由于有了父母的优秀基因,几个子女个个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

大牛虽然目不识丁,但脑袋瓜却相当灵活,什么东西经他一过目,稍微研究一下就会。这不,村里添置了一辆拖拉机,村长叫上了胆大心细的大牛,一起去提车,大牛在物资公司的师傅指教下,在现场练了半个小时,就把拖拉机开了回来。因此,他也成了村里的拖拉机手。

上海的一个老板,在他们村开了个小厂,因为市场要来回运材料,时常会叫大牛帮他跑上海,拖拉机手大牛,也能开着汽车,上海金华两地跑,当时还没有驾驶证一说。

大牛在村里开拖拉机,除了挣十足的工分,还有补贴,而且,大牛有开车的本领,又能赚些外快,加上荷花精打细算,持家有方。一家子的生活在当地,可以算得上是富足的人家。

他不但把自己的小家搞得红火,还把弟弟送到部队当了兵,由于读过书,有文化,弟弟很快在部队提了干,不久也成家了。

每当大牛跑上海回来,给孩子们,带上糖果,布料,看着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大牛总会搂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荷花,深情的说:“谢谢你给了我,这个家,我一定会努力赚钱,让你和我们的孩子,过上最好的生活。”

然而,或许是上天也嫉妒他们这对太过恩爱的夫妻。一场无妄之灾,正悄悄降临这个温馨,幸福的小家庭。

〈二〉亲子篇

那年的腊月,天气特别寒冷,大牛要为生产队到外面运稻草,他一大早带上荷花为他准备的装满开水的水壶和干粮,上工去了。外面寒气袭人,门口的池塘水面上,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大牛的拖拉机,用摇手柄摇几次都发不起,后来他加了开水,拼命用力摇,结果,摇手柄一滑脱,打在额头上。当时,他也只是感觉有点痛,额头打破了,就到当地的卫生院,上了点药,包扎了一下就回家了。

荷花看到大牛头部受了伤,赶紧关切的问:“怎么受伤了。”大牛简单的说了下过程,荷花听后担心的说:“要不要到城里医院去看看?”大牛故作轻松的笑笑:“一点小伤,还要跑城里去,小题大做。”他拍拍荷花的肩膀安慰荷花:“别担心,没事的。”

其实大牛那两天一直头痛,但是他自己没在意,以为受了伤,痛两天就会没事的。

结果,荷花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到了第三天晚饭后,大牛突然头痛欲裂,满地打滚抽搐。吓坏了的荷花,赶忙叫来乡邻把大牛抬到当地的卫生院,因卫生院条件有限,他们赶紧联系县医院,但是等县里的救护车赶到已经来不及了,大牛已停止了呼吸,没有生命体征了。

面对突然的灾难,荷花就像被谁头上敲了一闷棍,脑子一片空白。他拼命摇晃着大牛逐渐僵硬的身体,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大牛,你应声我啊,你答应一下呀……。”然而,她再也得不到大牛的回应了。

几个孩子面对这样的场景,都被吓懵了。吃晚饭的时候还生龙活虎的爸爸,怎么现在就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了呢。他们拼命的扑在爸爸身上,摇晃着喊:“爸爸,爸爸。”可是爸爸再也不理他们了。

懵懂的孩子,第一次直面死亡,大女儿小美和二女儿小丽已经能够明白,爸爸再也回不来了,他们死死的抱住已经瘫倒的妈妈,生怕妈妈再离他们而去。两个小的还不明白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被妈妈的惨状吓坏了,在一旁哇哇大哭……

出殡那天,按当地风俗,年轻丧夫的女子是不能送葬到坟上的,只能送到半路,因为送到坟上就不能再嫁了。已经哭尽力气的荷花,执意要姐姐搀扶着她,把大牛送到坟上。她都恨不得撞开棺材和坟墓,追随大牛一起去了,怎么可能再嫁。

在姐姐和亲友的操持下,大牛的后事料理完了!

心力交瘁的荷花,就像灵魂游离了身体一样,昏昏沉沉的躺了个把月。她一闭上眼,大牛的音容笑貌就在面前,恍恍惚惚间都是大牛不忍离别的身影。懂事的小美和小丽,每天早起熬上粥,端到妈妈面前,哭着求妈妈吃下,然后吩咐弟弟妹妹照顾好妈妈,含着眼泪去上学。

荷花的母亲和哥哥都已于前几年过世,荷花身边除了姐姐和几个孩子已经没什么亲人了,在姐姐的开导下,荷花终于接受了现实。孩子已经失去了爸爸,自己再有个三长两短,几个孩子岂不成了孤儿,怎么对得住死去的大牛!

她想起了出事前一晚,大牛和她聊天的情景,那天,大牛冥冥之中好像知道自己要离开了一样。他看看四个熟睡的孩子,帮他们掖好被子。然后和荷花聊起了孩子,他说:老大小美,性格内向,但处事沉稳;老二小丽,性格活泼,能干,将来肯定是个贤妻良母;老三是男孩子,比较调皮一点,要多操点心;老四小芳,别看她是瘦瘦弱弱的,她可是个女汉子哦。虽然他们性格迥异,但个个聪明伶俐,我们自己辛苦点,一定要把他们培养成才。说完这些大牛脸上充满了父爱的光芒!

荷花终于振作起来,她领着四个孩子来到大牛坟前,她哭着对坟里的大牛说:“大牛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几个孩子培养成才的,再苦再难,也要让他们成为有出息的人。”几个孩子也跪在爸爸坟前说:“爸爸,你放心,我们会保护妈妈的,我们会争气的,我们一定要成为有出息的人,让妈妈过上享福的日子。”听着孩子们这么懂事话语,荷花激动地搂着几个孩子抱头痛哭,她坚定地和孩子们说:以后就我们几个相依为命了,我们要互相爱护,爸爸虽然不在了,妈妈一定用生命保护你们,我们几个一个都不能少!

从此,荷花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和男人一样,种田、插秧、挑粮谷,只要工分高什么重活都干。

大牛刚走的时候,家里凭着原有的家底,还好撑一段。过了两年,四个孩子都上学了,虽然,学费有减免,但因一个个都开始长身体了,凭荷花一个女劳力,就连供应几个孩子吃饭的都成问题。而爱子心切的荷花,总是先让孩子们吃饱穿暖,自己随便喝点汤汤水水就又去干活了。

那年的“双抢”季节,荷花为了多挣些工分,天天和那些男劳力拼着干,割稻、插秧一工不拉。

某天在炎炎烈日下,在水稻田里泡了一天的荷花,又累又饿,当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刚踏进家门时,突然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

几个孩子看到这情景,一个个都吓坏了,声嘶力竭的哭喊了起来,他们以为妈妈也和爸爸一样,一倒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孩子凄惨的哭声惊动了邻居,大家赶紧给她扭痧、喂水,过了一会儿,荷花总算缓过来了。

邻居们都劝荷花:天气这么热,你这样子天天泡在水田里,男人都吃不消,更何况女人还要来月事,你要悠着点啊。

然而,谁又能分担她的苦和痛呢?

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看着荷花为了养育孩子,如此艰难,旁人都劝荷花改嫁。荷花的姐姐也曾给她物色了城里的工人,但都被荷花一一拒绝了。

她对姐姐说;一,我不能负了大牛和我的情分;二,我不想让孩子们跟着我去受委屈;三,在我眼里谁都比不上大牛。所以,我是不可能再嫁人的。

姐姐知道荷花的心意已决,从此再也不提改嫁两字。只是默默的帮衬着她。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小美十三四岁就在学校放假的日子,跟着荷花到生产队去挣工分,小丽也默默地承担起家里的家务,洗衣,做饭,喂猪等等,小军和小芳也都一放学,就去割草,找猪饲料。

虽然日子很苦,但几个孩子从不吵架,读书也都很认真,成绩也都不错。

过了几年,小美上了当地的重点中学,小丽也上了初中,小军和小芳也马上由小学升到初中了,家里的经济更加紧张了。

每次看着给小美和小丽,带到学校的去的,用干锅炒的无丁点油腥的干菜,荷花心里难过极了,她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啊。两个孩子,却懂事的安慰妈妈:“妈没事的,干菜很香很好吃。”

虽然,日子过得艰辛,孩子们的身高,却蹭蹭地往上长,没钱添新衣,荷花总是穿破了补,太短了就接一截。大的穿过小的继续穿。也许是孩子本身长得漂亮,再加上荷花也会料理,几个孩子在人前,一点也不显得寒碜,看上去个个都非常可人。

转眼就到了小美高考的时间。应届毕业那年,由于压力过大,成绩优异的小美,居然没有考上。

看着因伤心、懊恼而六神无主的小美,荷花咬咬牙,给小美鼓劲,你再去复习一年,妈妈再苦也不相差你这一年。

第二年经过拼搏和努力,勤奋的小美终于考上了省重点医科大学。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刻,喜极而泣的荷花拉着小美,一口气跑到大牛坟前,边哭边说:“大牛,小美考上大学了,还是重点大学。大牛,我没辜负你,我们的女儿有出息了。”

乡邻,亲戚们也都上门庆贺,因为那个时候考大学是非常艰难的。

看到因姐姐考上大学,妈妈自从爸爸过世后第一次这么开心。小丽,小军,小芳也互相鼓励,一定要给妈妈争气!

然而,现实总是如此的残酷!

小美上了大学,接下去小丽也高考了,小丽高考失利,荷花却不同意她去复读。因为,小军也上了高中,小芳也是初中生了,几个孩子读书个个不错,但是荷花一个人已经负担不起。

当荷花把已经卷好铺盖,带上书包,哭喊着要去复读的小丽,拉回来的时候,荷花的心都碎了,她抱着小丽嚎啕大哭:“小丽呀,妈妈对不起你呀,妈妈没办法呀……”

懂事的小丽还是遵从了母亲的意愿,在姨妈的安排下,一边在城里打工贴补家用,一边坚持自学,几年后终于通过成人自考,也拿到了大学文凭。

后来,农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大队里为了照顾她家,就让荷花去村办的碾米厂上班。这下荷花更忙了,每天忙完碾米厂的活,荷花还要赶到承包地里,料理田里的庄稼。懂事的小军读完高中,也选择了不再复读,帮妈妈在家料理农田。

在小美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小芳也考上了北方重点大学。

小美大学毕业后,在本地的地市级医院上了班,小丽也在杭州找到了工作,小军也都上班挣钱了,经过全家人共同努力,两年后在村里造上了新房!荷花终于可以松了口气了!

几年以后小美结了婚,老公是建筑工程师。随后小丽也结了婚,老公是个军人,小俩口把家安在了杭州。小芳也大学毕业,回到当地,在电信部门上了班。小军也自己买起了车,跑起了运输,也有了结婚对象。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荷花可以坐享清福的时候,噩运又悄然而至!

〈三〉反哺篇

话说,小美结婚不久就怀孕了,为了照顾即将生孩子的小美,荷花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就来到了城里。

不久小美生了个女儿,辛苦了一辈子的荷花终于当上了外婆,她抱着胖嘟嘟的外孙女,心里乐开了花。她说:“小美啊,你爸要是还在多好,他要是看到这么可爱的外孙女,该有多高兴啊。”

不久,刚刚结婚的小军的老婆也怀孕了,荷花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就在小美女儿十个月左右,那天,小美到医院上班去了,女婿刚好在家休息,荷花突然感觉头一阵阵胀痛。

她一边哄着孩子睡觉,一边和女婿说:“我感觉头好点痛诶。”女婿忙给当医生的小美打电话,和她说了荷花的情况,待女婿打完电话,走到房间一看,荷花已经瘫倒在床边。

接到电话的小美,赶紧叫来医院的救护车,把荷花送到医院抢救。小军和小芳也相继赶到医院。

医生诊断为脑溢血,而且情况较严重,必须做开颅手术。为了救命,小美作为家属签了字。

接到电话,小丽也放下工作从省城赶了回来,几个姐妹相拥在手术室门口,痛哭流涕,不知如何是好。

手术结束,荷花转到了重症监护室。姐妹几个,守在监护室外,一个也不愿意离开!

作为医生的小美很清楚脑溢血的危害。她看着远在省城工作的小丽,刚刚参加工作的小芳,还有刚刚新婚的小军,自己又是家里的老大,家里的大事,必须由自己先扛起来。

小美狠下心,把刚刚十个月的女儿断了奶,送到两百公里外的住在省城的奶奶家。送去的那天,爱女如命的小美,面对嗷嗷待哺的襁褓中的女儿,泪如雨下,哭得泣不成声。

是啊,一边是生死未知的母亲,一个是还在襁褓中的女儿,这样的抉择,对谁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

送走了女儿,小美和弟弟妹妹们,投入了与死神争抢母亲的战斗。

小丽请了长假和小军天天值守,小芳一下班就来到医院,小美更是到母亲出院前一个多月,家门都没回去过。

经过医院一个多月的治疗,和姐妹几个的精心护理,荷花终于度过了危险期。

出院以后,小美把妈妈接到家里,她和小芳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妈妈,小丽回到省城上班后,一到节假日,就赶回家替姐姐和妹妹分担,小军夫妻基本上都是白天值守。姐妹四个齐心协力,一定要让妈妈好起来!

一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在儿女们的精心照料下,荷花的病情总算稳定了一点。

荷花看着个个都瘦了一大圈的子女,又偷偷的流泪,她对孩子们说:

“是妈不好,是妈拖累了你们!我活成这样不如死了算了……”

几个孩子着急了:

“你都是因为抚养我们才累成这样,我们服侍你,照顾你不应该吗?”

“你不是说过我们一个也不能少吗。你放心,再苦再累我们也会守护你!”

等稍微缓过神来,小美急急地去看三个月未见的女儿。令人心酸的是,女儿已经认不出她了,连她去抱都避开了,自责的小美“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

经过姐妹几个的精心护理,四五年后,荷花有了很大的改变,她已经能扶着墙壁慢慢的走路了。

这几年里,小丽也生了女儿,小军也先后生了一女一儿,小芳也结了婚!

荷花看着脸色憔悴了不少的小美,拉着她的手,心疼地说:

“小美,这些年辛苦你了,你不但要照顾我,还要操持兄弟姐妹的婚事。这些年因为我在你这里,你们一帮兄弟都挤在你这八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让你受累了。现在我已能慢慢走动,让我自己回乡下吧!“

小美虽有些不放心,但想想女儿马上要上学了,工作上这些年也因照顾母亲,放弃了不少进修的机会。小妹小芳也马上要生小孩了,更何况母亲回乡下有乡邻一起,比城里有伴些。

后来在弟弟一再请求下,姐妹几个把荷花送回了乡下,由小军夫妻服侍,照顾她!

然而,一年以后,走路摇摇晃晃的荷花,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股骨给摔断了。

这次荷花彻底瘫了。待荷花出院以后,小芳不容几个哥哥姐姐商量,把荷花接到了她家。她说:

“大姐孩子要上学了,哥哥家在乡下到医院什么的不方便,我反正女儿还小,妈就住我家了。”

小丽提出想把母亲接到省城由自己照顾,被小美和小芳一口回绝了!

长期服侍一个半身不遂的瘫痪病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很难……

小芳是单位的技术骨干,为了照顾母亲,她都放弃了外派升迁的机会,小美也多次放弃了进修考职的机会。

荷花除了半身瘫痪,其它功能一切正常。她能吃能睡,身体白白胖胖的,体重180斤。

为了不让过度肥胖的荷花得褥疮,小美姐妹几个,每到夏天一天要给她擦两遍身子,翻无数次身。因为胃口好,荷花能吃也会拉,因此小美她们一个晚上要起来三四次。

这样的工作量,就是专职保姆两个人也吃不消,更何况她们姐妹还要上班……

这些年,小美和小芳的生活就像打仗一样,由于睡眠不好,姐妹俩的身体都明显受到了影响。

小丽也一年到头奔波在省城和老家的路上,小军也放弃了很多外出赚钱的机会。

为了服侍母亲,她们都亏欠了家人许多,幸好家人都能理解!

外人都不理解,她们姐妹条件都不错,为什么不请保姆,不让她到护理院去呢?

每当小美身心疲惫,感到要崩溃的时候,也会在闺蜜面前流泪,最好的闺蜜都责备她,把自己的身体搞垮,疏忽了自己的家庭,为一个瘫痪的母亲,放弃这么多有所不值!

小美说:“不是没考虑找保姆,我妈这么胖的人,一般人给她翻个身都困难。“

“我是医生我懂,瘫痪的人最怕得褥疮,我们自己亲力亲为,一点小问题就发现了,马上就好采取措施,所以交给别人还是不放心。”

“也考虑过到各种护理院,但是我们也听闻一些护理院,养老院虐待老人的事,交给他们更加不放心!”

一句“不放心”包含了多少爱,一句“不放心”付出了多少牺牲!

因为“不放心”小美姐妹对母亲的细心护理,二十几年如一日,始终没有放弃!

一个“孝”字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就!

离荷花第一次脑溢血十八年上,荷花又一次复发了严重的脑梗。

这一次所有的人都认为,荷花已经抢救不回来了,大家都劝她们姐妹好放弃了,你们服侍这么多年也心到意到了!

然而,爱的奇迹再次上演!住院一个月后,医院也放弃治疗,叫她们回家准备料理母亲的后事吧!

虽然荷花不能说不能动,但小美姐妹几个感受到母亲强烈的求生欲望。

她们坚决不放弃,用各种营养全面的食材搭配,把食物磨成米糊给荷花鼻饲近八个月。后来改用滴喂的方式,只要荷花醒着就给她滴一滴两滴,她们姐弟四个轮流照顾,坚持了一年多,硬是把荷花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后来,荷花慢慢的恢复了吞咽功能,现在已经一餐能吃一小碗由小美她们自己搭配的营养米糊了。虽然,每一餐要喂一个多小时,但小美姐妹几个,看到一天天恢复中的母亲,却一点也不觉得劳累和厌烦!

前两年,小军又造了一幢新房。他和几个姐妹商量:现在房子也够大了,孩子一个已经工作了,一个上大学了,母亲现在应该由我来照顾了!

于是,荷花随小军回到了乡下。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荷花的几个子女用拳拳的爱母之心,打破了这个魔咒!

从荷花得病到现在已经二十三年了,其间生生死死无数次。

小美姐妹几个的艰辛,岂是我用短短的几千个字所能描绘的!

现在的荷花,虽然还是半身不遂瘫痪在床上,由于那年抢救切开过气管,到现在她也不会讲话。但她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小芳给她买了一个ipad,有什么想说就用那只能动的手写出来。

虽然生活质量不高,但一天到晚有子孙环绕,她心情愉悦,精神快乐,所以说晚年的荷花是幸福的!

后记:

这些年我亲自见证了,荷花为养育子女付出的艰辛,和她的子女为救治母亲所付出的心血。我深深地为她们那份泣血的亲情所感动!

爱父母,爱子女,爱自己,爱众生,爱你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