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摄影

11.这个社会“认钱不认人”!

2023-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柳江南

近几日读《经济学讲义》的笔记整理。

写在最前面: 这个社会终究的是整体的稳定性、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作为个体,或多或少、或自己遇到或别人遇到,普遍会遭受到损失、不公平、伤害。 这个观点来自于《万历十五年》,描写的是历史、却不仅是历史。我的感触是,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市场都是如此。因此作为前提条件,当谨记。

1、科斯定律

这是经济学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定理。简单来讲就是,资源谁用的好就归谁。不管它一开始属于谁,只要它是有价值的,就会在市场的作用下,流向最能利用它、能把它价值发挥最大的地方。也就是进一步确认了【强者愈强】的现实。

每个人、企业、国家,都是不断在选择当中做取舍,以期望达到效益最大、成本最低。这一点就被称为“边际平衡”。

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对等的时候,人的效益能获得最大化。而当c成本高于收益的时候,人们就会做平衡。要么选择次优品(降低成本),要么直接选择替代方案

资源稀缺是常态。这是经济学当中最基础的一个前提条件。好资源谁都想要,人们对于这个现实情况,能做的就是寻找平衡点(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看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是否值得!

谁能用更低的成本,达成更高的效益,谁就越具有优势。而这个最开始的优势,要么是让人(企业)滚起雪球,逐渐积累起更大的优势;要么就是逐渐让人建立起成本壁垒(或者技术壁垒),从而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

2、价值

在商品体系里,讲究的是需求导向。

一件产品,人花了多少时间,付出了多少心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需要它?能不能把它卖出去?也就是说在商品社会中,我想要获得什么东西,就必须生产一些别人也想要的东西(包含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

对于个体,持续的思考:我能提供什么价值?不断挖掘自己身上的独特性,在揉杂的一团乱麻当中,理出一条条线。自己的学习、经历、技能等等。这个才是个人的立足点。

我有什么?我要什么?用我有的,去换我想要的。

上面这三句话,是一个原则。这中间有个介质,叫【货币】。

所以,在商品社会中,多赚钱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社会很多时候是认钱不认人的。这一点后面也会讲。至于说赚钱方式,还有想法和现实的差距,那就是需要个人自己去做平衡了。

我能提供什么价值?

提供的价值是否具有稀缺性?也就是说替代性如何?鉴于稀缺是常态这一事实,我提供的价值越具有稀缺性,那我给自己(产品)定价的能力就越高。也就是说,自己的议价能力,取决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稀缺程度),取决于寻找替代方案的成本。

两个重点: 1⃣️不断提升自己议价的能力 2⃣️持续打磨自己能掀桌子的能力

稀缺性越高,越可以议价、定高价,是我挑人;稀缺性越低,就只能降价、委曲求全,是人挑我。

故而,不断地提升自身价值,储备更多能力、技能,是个人成长的正道。

3、边际平衡

现实情况: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好资源是谁都想要的;

方法论:努力把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实操:不断地把资源,从效益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益高的地方。这里面要注意的是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最优状态即是边际平衡,也就是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对等。

一个需要辨析的点: 成本,是指放弃的最大的代价。一份资源通常是具有排他性的,你用了,我就不能用。比如一份时间,我拿来打游戏,就不能读书,也不能和美人聊天。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是应该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在自己涉及到的活动、领域、选项中,按边际平衡的规律来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使效益最大。

两点解释: 1⃣️把资源从效益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益高的地方。凡强者,给他更多,让他更强。

2⃣️实例:如读书、摄影获得好评,则最应该把自己更多资源转向这里。

4、需求定律

这是刻画人性的一条定理。简意就在于,人是会寻找替代方案的。而且时间越长,找到的替代方案就越多。

一个理性的人,每当做选择时,都会衡量利弊,也就是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做衡量。当成本高时,人们就会寻找替代方案。【替代方案】,这是我读经济学相关书籍以来,除却【稀缺】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词。

自古就有靠信息差赚钱的人。商人,无疑是把它发挥到了极致。谁?愿意以什么价格?在哪里?买什么东西?就像那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这些信息某种程度上都已经反映在了价格当中。供需关系就在里面,可能会有些延迟,但市场上价格波动的反馈速度往往比其他渠道的信息传递,还要来的快些(互联网的存在,使这情况变得不再绝对)。

另一个点: 价格的变化,所传递的关于稀缺的信息,只会传递到相关的人那里。不养猫的人,不会知道猫粮价格的变化;不吸烟的人,不会知道烟价的上涨。

5、竞争规则

搞清楚竞争规则很重要。一旦确定了竞争规则,人们就会朝着特定的方向去努力。

当我们选择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人更容易胜出。如果用暴力做标准,身体强壮的人就易胜出;用智力做标准,聪明的人就易胜出;用身份做标准,出身好的人就易胜出;以先到先得做标准,那些时间成本低的人就容易胜出;以价格高低做标准,有钱人就更容易胜出。

而最后这一点,是如今社会比较普遍的一个规则。看谁有钱?在参与竞争时,搞清楚和人是在哪个维度竞争,能让人看得更清,更有针对性。

这些竞争规则,肯定不公平。但是对整体社会来讲,效率更高,收益更大。就像文章最开头说的那样,损害个体,而增益整体。

除了“认钱”外,也有时候是“认人”的。比如说择业时、择偶时。

但是这种情况下,【交易成本】就变的很高。信息的不对称性,让我们如何通过有限的信息去判断一个人是否靠谱?就成了关键。基于这个情况,我对社会中的两种情况有了新的认识:

1⃣️择业时,看学历,看毕业院校 2⃣️择偶时,看是否有房有车

能考进名校的人,再不济也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在中学时期能排除干扰认真学习;有房有车的人,再不济也对未来的生活有些保障。

这是否印证了亚当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那条理论,我站在这两种情况的另一端,看的并不清楚。只不过是活的较难、压力较大。“每个人只需要做最自私的选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让他的自私自利推动社会福利的改进”。

上面这些是这两天零零散散的一些笔记,有的地方引用了书中的内容,有的地方思考深度不够,但也就这样吧。在最后以我日记当中的一段感悟作为结尾:

“在刚才的某一刻,我好像忽然想通了。

我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想着总有人做的比我好,这通常是我自卑的来源。就在此刻,我在听着人翻唱别人的歌曲。这些唱歌好听的,也肯定比不过专业的歌手,赖于互联网,他们也有很多人喜欢、支持。

他们唱的是比不上专业歌手,比一般人好就够了。换到我身上,比如摄影,比我强的有的是,但我也做的比身边人要好,要比一般人也要好一些;读书明理,性格平和,我也比一般人洒脱些、客观些,这样就够了(后面这点是身边不止一个人对我的评价)。

基于这样的情况下,我最应该做的事:持续的去做传播,持续的向外展示自己这些点。就好像那些翻唱歌手不断展示自己的声音一样。”

“这是能让我松一口气的,能让我少些焦虑的。

幸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